跳到主要內容

外媒﹕人行疑藉衍生產品干預人幣 IMF促華披露外匯操作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23日 06:35
2016年03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國人民銀行最近主要透過衍生產品市場來干預人民幣匯率,不再像以往直接用外匯儲備購入人民幣支持匯價。鑑於中國的托市方法隱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敦促中國按照承諾,披露更多外匯操作的資料。IMF及人行官員未有置評。


知情人士稱,IMF正要求人行公布更多其持有的衍生產品資料,包括人行持有的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總量。這些數據可反映市場未來對中國外匯儲備的申索權。其他央行也經常向IMF披露這些數據。上海資產管理公司彬元資本指出,使用遠期合約有助抑制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但市場人士也更難評估中國資本外流實際水平,以及人行動用外儲支持匯價的規模。


經濟放緩 遠期合約助抑制貶值

知情人士稱,中國去年10月承諾遵守IMF的數據公布標準,換取人民幣獲得儲備貨幣地位。人行由去年12月起向IMF公布部分衍生品持倉,但這些數據不代表持倉總量,只有公布總量才有助了解中方捍衛人民幣匯率的力度。


市場估計,中方當前持有的遠期合約規模介乎1500億至3000億美元。《華爾街日報》指出,人行的衍生品策略,是指示國有銀行借入美元然後賣出,央行再與這些銀行簽訂遠期合約,意味這些交易在未來將計入央行的資產負債表。這策略對人行有多個好處,就是在經濟放緩之際,央行的外匯儲備消耗速度可以放慢,同時從金融系統回籠人民幣的規模可以減小,干預後也不會留下太多痕迹。


中國上月外匯儲備的下降速度大幅放緩,減少了285.7億美元,至3.2萬億美元。相比下,今年1月減少了995億美元,顯示這干預策略拖慢了外儲的消耗速度。


兩儲局官員﹕最快可於4月加息

此外,雖然聯儲局上周暗示今年只會加息2次,不過亞特蘭大聯儲銀行行長洛克哈特表示,聯儲局仍在緩慢加息之路,最快可能於4月加息。三藩市聯儲銀行行長威廉斯亦稱,若數據符合預期,最快可能於4月或6月加息。雖然兩人今年沒有投票權,但分析認為,聯儲局官員正為聯儲局可能較快加息給予市場心理準備。美國10年期國債與10年期抗通脹債券之間的利率差距升至8月來最高。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