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連升5周,正嘗試爬過憂慮之牆,在聯儲局超預期鴿派立場後,風險胃納明顯有變,A股上周五成交額創年內新高,兩市達到8000億元人民幣,上證指也成功突破1月下旬及2月下旬的高位,似乎正蓄勢向上突破。作為炒A股的工具,內險股及券商股雙雙大漲。論實體經濟,大家都知非常差,但同時亦清楚內地貨幣超發有多嚴重,民眾都擔心中央正在把天量負債進行貨幣化,重複朱鎔基、胡溫年代時打劫民眾補貼內銀、債主的老路。蝕過一次底大家都更精明,有產階級能把資產轉移的都送往外地,受困的就搶資產,一線及一線半城市住宅是重點目標,股市能否受惠向上突破,本周應有答案。遠洋地產(3377)自去年底獲安邦舉牌後,缺乏消息刺激,股價反覆回落,但集團達2000萬平米的土儲,98%都位於一線及二線城市,具冷吼價值。
聯儲局議息後,局勢漸見明朗,歐元、日圓升值,兩地股市偏弱,但未有影響新興市場強勢,巴西、印度、中國等成為大贏家,中國更加是股匯齊漲,離岸人民幣匯價單周急升191點子,A股及H股亦分別漲5.2%及3.8%。另一贏家是美國,當地經濟本就偏穩,就業市場尤其亮麗,現在更坐享美元階段性轉弱的利好,美股率先成為年初至今倒升的的主要股市。
在新興市場中,巴西、俄羅斯去年匯價及國內資產價格崩潰式下跌,經濟更已民不聊生,但只要不是世界末日,以兩國的資源和人口,總有復蘇的一天,而踏入2016年資金更是瘋搶巴西資產,近期政治動盪下,外資憧憬現屆政府倒台就買得更起勁,巴西股市上周四急升6%。
外資最怕中國泡沫不破
中國毫無疑問是大落後,大家就是擔心她始終不破,風險遲遲無法釋放;但聯儲局議息結果令人民幣匯價飈升,暫時再無後顧之憂,中央可放水來解決債務問題,民眾取而代之的是貨幣超發下,資產價格飈升及通脹的憂慮。過去10年未有買房的民眾,最深明資產價格飈升之苦,任憑多努力,如是無殼蝸牛,這一生也算是完了。以深圳為例,去年今日新盤每套均價才200多萬元,現在已是400多萬了。現在眼看着中央印鈔機火力全開,蘇州、南京等更出招打壓,大家都知中央會打壓的都是好東西,3月份樓市銷情繼續暢旺。
中央打壓的都是寶 吼更佳時機買內房
有趣的是,除了少數業績佳兼派超高息的股份外,上周內房股遲遲無法破頂。筆者維持本周不向上突破便要小心的看法,但高位受阻的原因,估計一來是累積升幅大,需要時間消化,二來可能大家都在等收緊政策出台。但有了過去5年的打壓經驗,大家都知並無效用,都在等更佳的買入水平。
內房股股價表現,跟去年合約銷售、負債比率、派息政策等有關,龍頭先炒起,二三線亦陸續起動,其中一家國企背景又坐擁大量一線及二線土儲的內房股備受忽略,就是遠洋地產。遠洋地產土儲達2000萬平米,98%都位於一線及二線城市,股價始終疲不能興,與集團往績欠佳有關,去年合約銷售就僅405億元未能達標。與此同時,安邦去年舉牌取得達30%股權,外界並不清楚與另一大股東中國人壽(2628)的關係如何,股價炒上後很快就無以為繼,但上周五卻又見異動,大幅抽升逾7%。
遠洋是典型的國企,資產優質但經營較弱,在一般市况下會乏人問津。但過去12個月一線及二線城市土地價格全面飈升,集團過去的銷售弱、資產周轉慢的弱點,反令集團今後有大量可售貨源。管理層能否將此轉化為收入和盈利,有待觀察,但此股顯然相對落後,有冷吼價值。
中駿轉型至一二線地區 5倍PE料獲重估
另一可留意的是中駿置業(1966)。集團近年積極轉型,由三四線城市轉向一二線地區,去年合約銷售中,多達37%及14%是來自一線及二線城市,今後將會提升至65%以上。此外,以往融資成本高企,但隨着中央不斷減息降準支持開發商,集團已通過一系列再融資降低利息成本,預計今年降幅可達2個百分點,對盈利會有莫大助益。以大約5倍市盈率、具增長前景的內房來說,有重估空間。
[江宗仁 還看今朝]
聯儲局議息後,局勢漸見明朗,歐元、日圓升值,兩地股市偏弱,但未有影響新興市場強勢,巴西、印度、中國等成為大贏家,中國更加是股匯齊漲,離岸人民幣匯價單周急升191點子,A股及H股亦分別漲5.2%及3.8%。另一贏家是美國,當地經濟本就偏穩,就業市場尤其亮麗,現在更坐享美元階段性轉弱的利好,美股率先成為年初至今倒升的的主要股市。
在新興市場中,巴西、俄羅斯去年匯價及國內資產價格崩潰式下跌,經濟更已民不聊生,但只要不是世界末日,以兩國的資源和人口,總有復蘇的一天,而踏入2016年資金更是瘋搶巴西資產,近期政治動盪下,外資憧憬現屆政府倒台就買得更起勁,巴西股市上周四急升6%。
外資最怕中國泡沫不破
中國毫無疑問是大落後,大家就是擔心她始終不破,風險遲遲無法釋放;但聯儲局議息結果令人民幣匯價飈升,暫時再無後顧之憂,中央可放水來解決債務問題,民眾取而代之的是貨幣超發下,資產價格飈升及通脹的憂慮。過去10年未有買房的民眾,最深明資產價格飈升之苦,任憑多努力,如是無殼蝸牛,這一生也算是完了。以深圳為例,去年今日新盤每套均價才200多萬元,現在已是400多萬了。現在眼看着中央印鈔機火力全開,蘇州、南京等更出招打壓,大家都知中央會打壓的都是好東西,3月份樓市銷情繼續暢旺。
中央打壓的都是寶 吼更佳時機買內房
有趣的是,除了少數業績佳兼派超高息的股份外,上周內房股遲遲無法破頂。筆者維持本周不向上突破便要小心的看法,但高位受阻的原因,估計一來是累積升幅大,需要時間消化,二來可能大家都在等收緊政策出台。但有了過去5年的打壓經驗,大家都知並無效用,都在等更佳的買入水平。
內房股股價表現,跟去年合約銷售、負債比率、派息政策等有關,龍頭先炒起,二三線亦陸續起動,其中一家國企背景又坐擁大量一線及二線土儲的內房股備受忽略,就是遠洋地產。遠洋地產土儲達2000萬平米,98%都位於一線及二線城市,股價始終疲不能興,與集團往績欠佳有關,去年合約銷售就僅405億元未能達標。與此同時,安邦去年舉牌取得達30%股權,外界並不清楚與另一大股東中國人壽(2628)的關係如何,股價炒上後很快就無以為繼,但上周五卻又見異動,大幅抽升逾7%。
遠洋是典型的國企,資產優質但經營較弱,在一般市况下會乏人問津。但過去12個月一線及二線城市土地價格全面飈升,集團過去的銷售弱、資產周轉慢的弱點,反令集團今後有大量可售貨源。管理層能否將此轉化為收入和盈利,有待觀察,但此股顯然相對落後,有冷吼價值。
中駿轉型至一二線地區 5倍PE料獲重估
另一可留意的是中駿置業(1966)。集團近年積極轉型,由三四線城市轉向一二線地區,去年合約銷售中,多達37%及14%是來自一線及二線城市,今後將會提升至65%以上。此外,以往融資成本高企,但隨着中央不斷減息降準支持開發商,集團已通過一系列再融資降低利息成本,預計今年降幅可達2個百分點,對盈利會有莫大助益。以大約5倍市盈率、具增長前景的內房來說,有重估空間。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