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率先公布業績的平保(2318)去年純利按年增長38%至542億(人民幣•下同),惟期內壽險及長期健康險錄得232億巨額撥備,相當於令平保純利減少約160億元。有分析員指出,今次撥備與中國推出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償二代)有關,意味其他內險股都需要調整,但或選擇延遲撥備。高盛及評級機構穆迪均對內險前景展望抱負面態度,估計資產質素或進一步惡化。
明報記者 顧冷冰、陳偉燊
在公布業績的同時,平保公告「會計估計變更」,指出已調高發病率假設,調低稅收及流動性溢價,增加去年壽險以及長期健康險的責任準備金231.75億。此巨額撥備相當於去年集團純利的42%,業內人士分析,若無此調整,平保純利將增加160億以上,「這就與投資收益表現對上號了」。
拖低全年純利160億
平保業績優於市場預期,大摩、高盛、瑞信、花旗等多間投行報告均給予增持或買入評級。去年股市震盪,平保投資收益仍按年增長88%至1349億,總投資收益率創下7.8%的近年高位。令人詫異的是,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更指出,去年委託外部投資的股票類回報收益率約42%。
為「償二代」新要求準備
有美資大行分析師指出,平保此番撥備乃一次性,不影響公司長期盈利。之所以做出此撥備,相信是為「償二代」做準備。保監會要求2016年起全面採用二代償付要求,它比「償一代」更注重風險管理,資產質素較好的平保在「償二代」下多項指標不跌反升。然而,中國保險行業的信息披露長期存在問題,外界難以判斷公司的真實營運狀况,這正是內險股股價不振的重要原因。他指出,平保趁業績好,主動撥備是明智之舉。即將公布業績的內險公司(見表)普遍需要調整,但調整的金額難以預測,但相信有內險會選擇延遲撥備。
穆迪下調內險評級展望至負面
高盛昨日報告指出,留意到平保出現0.4%的固定資產投資減值,意味着內險行業未來資產質素的惡化。穆迪昨日將內險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指出未來1年至1年半內險信用質素將惡化。中國經濟即使增長6%,也是在相當大的政策刺激下實現的,降息將導致保險公司盈利和資本受到影響,人民幣利率下調和資本外流,將導致保險業的金融風險上升。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