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九龍倉(0004)上周宣布全年業績時,集團主席吳天海曾表示,正物色本港優質投資物業。言猶在耳,九倉旋即向控股公司會德豐(0020)及前高級董事吳光正收購中環畢打街會德豐總部所在的會德豐大廈3至24樓及地面C舖,現金代價為48.08億元,連同承擔債務,總代價為60億元。完成交易後,會德豐及九倉系在港的投資物業,歸一在九倉手上。會德豐則全面變成控股公司,主力經營港、星兩地的地產發展生意。
會德豐及九倉昨晚一同宣布,九倉將向會德豐及會德豐前高級董事吳光正,購入中環畢打街20號會德豐大廈3至24樓及地下C舖,總作價48.08億元。兩項交易將於今年5月31日或之前完成。當中,會德豐大廈3至24樓部分,九倉付出現金代價為39.04億元,承擔債項價款為11.16億元,涉及總樓面逾19.99萬平方呎。收購該部分樓面所屬的Aggressive Enterprises,截至2015年底的稅後股東應佔利潤為9.12億元。
呎價2.36萬 較同區甲廈低
至於九倉向吳光正購入的中環會豐大廈價款為2.37億元。該舖位樓面面積為3987平方呎,其所屬的Estcourt公司在2015年度全年稅後盈利為1.5億元。
按九倉收購會德豐大廈的作價每平方呎樓面價平均約2.36萬元,作價仍比區內甲級寫字樓動輒每平方呎約3萬元以上為低。
完成有關收購後,九倉在中環的覆蓋頓時增加,由紅棉路美利大廈,延伸至會德豐大廈,以至皇后大道中連卡佛大廈,在區內經營的收租項目總樓面面積增至71.7萬平方呎。而原先分散至兩間上市公司的在港收租物業,現全部歸入九倉所有。
區內收租總樓面增至72萬呎
完成交易後,會德豐將變身成純控股公司,旗下公司主力在港、星兩地發展樓盤,並且保留在新加坡烏節路的會德豐廣場及Scotts Square的收租物業。作為會德豐的大股東,吳光正則繼續經營位於中、港及東南亞的零售業務,並且參與投資業務。
會德豐主力星港樓盤
會德豐現持有59.2%九倉股權,吳天海上周三表示,九倉負債淨額相對總權益比重由18.9%降至14.9%,正物色在港優質投資物業,並且以中心區內面積大的收租物業作為目標。截至2015年底止,九倉手持現金235億元,按年增加47.85億元。
明報記者 陳偉燊
會德豐及九倉昨晚一同宣布,九倉將向會德豐及會德豐前高級董事吳光正,購入中環畢打街20號會德豐大廈3至24樓及地下C舖,總作價48.08億元。兩項交易將於今年5月31日或之前完成。當中,會德豐大廈3至24樓部分,九倉付出現金代價為39.04億元,承擔債項價款為11.16億元,涉及總樓面逾19.99萬平方呎。收購該部分樓面所屬的Aggressive Enterprises,截至2015年底的稅後股東應佔利潤為9.12億元。
呎價2.36萬 較同區甲廈低
至於九倉向吳光正購入的中環會豐大廈價款為2.37億元。該舖位樓面面積為3987平方呎,其所屬的Estcourt公司在2015年度全年稅後盈利為1.5億元。
按九倉收購會德豐大廈的作價每平方呎樓面價平均約2.36萬元,作價仍比區內甲級寫字樓動輒每平方呎約3萬元以上為低。
完成有關收購後,九倉在中環的覆蓋頓時增加,由紅棉路美利大廈,延伸至會德豐大廈,以至皇后大道中連卡佛大廈,在區內經營的收租項目總樓面面積增至71.7萬平方呎。而原先分散至兩間上市公司的在港收租物業,現全部歸入九倉所有。
區內收租總樓面增至72萬呎
完成交易後,會德豐將變身成純控股公司,旗下公司主力在港、星兩地發展樓盤,並且保留在新加坡烏節路的會德豐廣場及Scotts Square的收租物業。作為會德豐的大股東,吳光正則繼續經營位於中、港及東南亞的零售業務,並且參與投資業務。
會德豐主力星港樓盤
會德豐現持有59.2%九倉股權,吳天海上周三表示,九倉負債淨額相對總權益比重由18.9%降至14.9%,正物色在港優質投資物業,並且以中心區內面積大的收租物業作為目標。截至2015年底止,九倉手持現金235億元,按年增加47.85億元。
明報記者 陳偉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