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大講座教授楊丹被投訴的論文,涉及如何利用其團隊研發的熒光探針HKGreen-4探測細胞內有害物質,從而診斷疾病。HKGreen-4是一種會發光的化合物,遇上過氧亞硝酸鹽(Peroxynitrite)會產生化學作用,並產生熒光色。過氧亞硝酸鹽是一氧化氮及超氧化物相互反應後產生的物質,能導致心血管及神經退化性疾病。
另外,實驗為證明該熒光探針可令有害物質發光,要將樣本放在一款非常精準的共焦顯微鏡下取得影像。調查委員會特意找來倫敦國王學院一名使用同款共焦顯微鏡的權威學者作專家證人,以驗證實驗數據。
隊員質疑數據動手腳 專家持異議
調查委員會文件披露,楊丹團隊遺失了實驗的原始數據,只能靠投訴人聲稱是楊丹實驗原始數據的檔案作調查。一名研究團隊成員向本報表示,校內有專門做調查的計算機科學系教授發現該批數據「已動了手腳」,故他不相信其數據的完整性。但倫敦國王學院的專家證人回覆調查委員會時指出,檢驗過投訴人提交的原始數據後,認為數據被人事後篡改的機率十分低,除非該人擁有十分高的電腦技巧。委員會最後接受數據完好無損,儘管未必是實驗的全部數據。
另外,實驗為證明該熒光探針可令有害物質發光,要將樣本放在一款非常精準的共焦顯微鏡下取得影像。調查委員會特意找來倫敦國王學院一名使用同款共焦顯微鏡的權威學者作專家證人,以驗證實驗數據。
隊員質疑數據動手腳 專家持異議
調查委員會文件披露,楊丹團隊遺失了實驗的原始數據,只能靠投訴人聲稱是楊丹實驗原始數據的檔案作調查。一名研究團隊成員向本報表示,校內有專門做調查的計算機科學系教授發現該批數據「已動了手腳」,故他不相信其數據的完整性。但倫敦國王學院的專家證人回覆調查委員會時指出,檢驗過投訴人提交的原始數據後,認為數據被人事後篡改的機率十分低,除非該人擁有十分高的電腦技巧。委員會最後接受數據完好無損,儘管未必是實驗的全部數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