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楊丹的論文數據被質疑,楊丹回應本報記者上門查詢時情緒激動,聲言投訴人的指控是「胡編亂造」,多次稱自己被「誣告」,要反告對方。楊丹又指投訴人已被她趕出港大,還在幹這些無聊事,「應該得到懲罰,不應該留着這種人」,但未有透露對方身分。投訴人王凱峰就投訴楊丹論文一事接受本報查詢時回應,現階段無可奉告。
團隊失電腦 原始數據靠投訴人
另外,調查委員會文件透露,今次論文的原始數據原來由研究團隊一名成員保存,不過該成員在去年2月遺失了載有原始數據的手提電腦及備份硬碟,他已向警署報失。研究團隊亦無法在港大化學系的電腦中還原數據,故今次調查依靠投訴人一方保存的原始資料作調查。
參與楊丹研究團隊的時任博士生向本報稱,投訴人王凱峰原來受僱於楊丹,質疑他涉偷取研究數據。王凱峰回應時強調,用作指控研究團隊造假的證據全部都是從合法途徑獲得,有關偷竊的指控全屬失實,會從法律途徑追究有關人士。
楊丹歷年多次獲獎
楊丹生於四川,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及後赴美國完成碩士及博士,1993年加入港大,多年來屢次獲獎,2004年獲選十大傑青,2007年獲頒「明德教授席」中的晨興基金教授席,並獲該集團向港大捐贈1200萬元。晨興集團接受本報查詢時稱,仍在向香港大學了解事件詳情,不會因個別事件而影響其對科研及教育的支持。
本報記者上周三到楊丹位於港大化學系的辦公室,找她回應事件。楊丹見記者拿着其論文,便情緒激動稱不願接受採訪,未及記者完成提問便指投訴其論文的人是「胡編亂造」,自己遭誣告,又指對方沒有任何證據。就港大調查委員會的報告初稿,認為有關投訴實驗的數據有三方面不準確,楊稱報告沒有任何說明,強調文章沒有問題。
楊丹拒透露外國期刊覆查結果
對於《美國化學學會期刊》正覆查其論文,有關情况被監察論文的民間網站撤稿監察(Retraction Watch)報道,楊丹稱,期刊已經做了自己的決定,但拒絕透露結果,又指Retraction Watch亦沒有掌握任何證據。記者在上門後,以電郵向楊丹進一步查詢針對調查委員會報告初稿的回應,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團隊失電腦 原始數據靠投訴人
另外,調查委員會文件透露,今次論文的原始數據原來由研究團隊一名成員保存,不過該成員在去年2月遺失了載有原始數據的手提電腦及備份硬碟,他已向警署報失。研究團隊亦無法在港大化學系的電腦中還原數據,故今次調查依靠投訴人一方保存的原始資料作調查。
參與楊丹研究團隊的時任博士生向本報稱,投訴人王凱峰原來受僱於楊丹,質疑他涉偷取研究數據。王凱峰回應時強調,用作指控研究團隊造假的證據全部都是從合法途徑獲得,有關偷竊的指控全屬失實,會從法律途徑追究有關人士。
楊丹歷年多次獲獎
楊丹生於四川,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及後赴美國完成碩士及博士,1993年加入港大,多年來屢次獲獎,2004年獲選十大傑青,2007年獲頒「明德教授席」中的晨興基金教授席,並獲該集團向港大捐贈1200萬元。晨興集團接受本報查詢時稱,仍在向香港大學了解事件詳情,不會因個別事件而影響其對科研及教育的支持。
本報記者上周三到楊丹位於港大化學系的辦公室,找她回應事件。楊丹見記者拿着其論文,便情緒激動稱不願接受採訪,未及記者完成提問便指投訴其論文的人是「胡編亂造」,自己遭誣告,又指對方沒有任何證據。就港大調查委員會的報告初稿,認為有關投訴實驗的數據有三方面不準確,楊稱報告沒有任何說明,強調文章沒有問題。
楊丹拒透露外國期刊覆查結果
對於《美國化學學會期刊》正覆查其論文,有關情况被監察論文的民間網站撤稿監察(Retraction Watch)報道,楊丹稱,期刊已經做了自己的決定,但拒絕透露結果,又指Retraction Watch亦沒有掌握任何證據。記者在上門後,以電郵向楊丹進一步查詢針對調查委員會報告初稿的回應,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