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江宗仁﹕各央行不動 新興市場起動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14日 06:35
2016年03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歐洲央行上周差不多一次過把所有底牌全亮相,包括全面下調了三大利率,擴大了量化寬鬆(QE)規模和範圍至非銀行企業債,並宣布將啟動新一輪TLTRO(長期再融資)操作,試圖補償銀行在負利率方面的損失。


但眾多招式,都比不上行長德拉吉一句不再減息厲害,結果歐元出現史無前例的單日大轉向,歐洲股市更在上周四先急升逾2%、後倒跌2%,幸美股及亞洲股市穩中向好,周五市場情緒回穩下歐股終於收復失地。港股上星期在外圍劇烈波動下保持升勢,連升4周,成交始終低迷,上周五有所改善亦僅630億元,顯示市場信心不足。但上周亦有另一個利好因素在發展,就是中央開始處理呆壞帳問題。


歐元區通脹低迷,通縮壓力持續,經濟動力同樣放緩,但就在這個背景下,德拉吉卻高調表明不會再減息、不會在負利率的路上走得更遠,這個消息才是令市場震撼。


歐央行花招盡出 無助解決需求問題

筆者看來,當局所謂火力全開,都是一些花招,例如企業債本就供不應求,納入購買範圍助益有限;啟動TLTRO試圖補償增加貸款銀行的負利率損失,但跟以往一樣就是「推繩子」,依然解決不了需求不足的問題。


意外奇招令歐央行重蹈日本央行的覆轍,歐元升而歐股跌,但始終現市況遠勝1月底、2月初,歐股急挫卻更顯美股、亞洲股市的堅靭,港股更在連日弱勢的騰訊(0700)帶領下反攻。


資金回流 看中國會否追落後

作為央行行長,此時此刻竟然承諾不再減息,其實是很不合理、很不正常。但將此加上盛傳日本央行按兵不動,這顯然就是早在G20會議上已達成的協定。若歐洲和日本承諾不再以加深負利率來操縱匯價,則美國和中國亦應該有所讓步,例如前者會在一段時間內不加息,中國也會確保人民幣匯價緊跟非美貨幣。在這推斷上,最大受益人自然是新興市場以及大宗商品,後者不用多說,而前者表現也不差,韓台泰股市皆升,巴西年初至今更升了14%,現在就看龍頭的中國會否炒落後了。


上周看到H股強而A股弱,前者較跟環球股市走勢,後者則是一個封閉的市場,當全國資金都湧向炒樓,股市自然無運行,上周五的成交就低見3000億元人民幣,已是熔斷以來的新低,故兩者近期走勢迥異,但都未見有相互影響。消息方面,最多人談論的就是銀行呆壞帳變成股份,熔盛(現稱華榮能源,1101)成為試點,債主中國銀行(3988)搖身一變成為大股東。


債轉股未有細節 難言好壞

此舉一出全城嘩然,大家都說內銀要為國犧牲了。筆者初時的感覺亦相當不好,但中國的政策,重點是細節和執行,債轉股的規模、實施條件、適用範圍等都未有定案,現在去判斷好壞言之尚早。但有一點要留意,對於呆壞帳這個最大的炸彈,中央一直刻意淡化,每次都是重申「風險可控」,而現在開始有實質性的工作,例如呆壞帳資產證券化、債轉股闖關等,認同與否由閣下判斷,但中央向全球投資者最關注的呆壞帳動刀,這一點毫無疑問是正面的。


當然,這個問題相當棘手,涉及多個利益團體,地方政府、企業、銀行、中央等,多方博弈會持續一段時間,相信上半年也不會有完整方案,而最終呆壞帳大爆發導致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故市場也沒有因此變得進取。但現在局面是央行們都按兵不動,少了一個風險,新興市場在固本培元,有非常少量資金開始回流;中國的問題大家都知,但重點是市場間不再齊跌齊升,港股上周橫行整固,但也有強勢的如濠賭股、資源股,也有弱勢的內銀、內險,就算資源股、建材股之中亦有分化,機會多了,投資者會更願意入市。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