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黃國英﹕股票已成次等貨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14日 06:35
2016年03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A股萎靡不振,只是反映出市場中預期的干預未見出現而已。外圍尚可,但港股向上向下皆失動力,市况淡靜更突顯了恒指組合變換的影響。長江基建(1038)、華潤啤酒(0291)相對來說並不太活躍,因此並非市場焦點;但匯控(0005)和騰訊(0700),因為權重的升降,在此消彼長之下,有連升、有續挫,恰似「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但權重修正之後,正是「反轉來做」的好時機。升的看跌、跌的看升,這是個不錯的機會。


現今市况不宜看得太好,指數看似變化不大,但個別股份卻可以有明顯的跌幅,若不幸中伏,後果也可以很嚴重。現在的投資者對股票的興趣冷淡,因此交投極差,市場中可能僅有萬餘個「病態賭徒」在廝殺,其他投資者早已消失。就算股市現在暴跌2000點,恐怕亦沒有多少人會覺得痛苦,因為早已輸到麻木。反過來升2000點,也請勿歡喜,因為可能也是「救唔番」、「唔志在」。投資者對股市的印象可能已變成是一個遙遠的回憶,正是「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現在的市况可以說是「比死更難受」。2月時油價跌至每桶26美元,現在已回升至37美元,若想再複製當時暴跌的恐慌,恐怕是極不容易。現在怕投資者破產、懼銀行壞帳爆煲等等,市場中竟然早已忘記得一乾二淨。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可以在股災的情况下,樓市可以屢創新高?這證明了中國人是十分的「疊水」,炒股不成可以轉去炒樓。


企業失定價權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並不是肯「放水」就可以令股市升,投資者現在會覺得股市的回報並不理想,因此就會轉去買債券穩陣收息。現在QE的實質效果,其實是旺債市、旺樓市而並不旺股市。A股的公司,最大的問題是「同質化」,變成沒有了自己的定價權。經歷了以往一年的暴跌,投資者再不敢去買一些沒有定價權的公司。對自己的產品將來可以用甚麼價錢出售,經營者根本是一無所知,正是吉凶難料,而且是凶多吉少。這樣的營商環境,又如何可以創造投資的機會?沒法創造投資的機會,投資者就會離市場而去,「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同質化」令企業因為惡性競爭而賺不到錢,企業的經營環境,竟然就是變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若出現一個解脫式的下跌,至少可以吸引到一批投資者湧入低吸以期待反彈出現;但如果是每天都是「陰陰跌」,又哪有投資者敢於入市衝鋒陷陣?棄甲曳兵就是今天的新常態。市况「比死更難受」就是今天的新景况。


現今市况常態是跌300升200,市場沒有急風暴雨的洗禮,操作就要非常的「短」。否則一不留神,命運的漩渦就會帶領投資者進入漫長的黑洞。何日會重出生天?是沒有人可以知道的事,若想明哲保身、若不想成為市場中的獵物,就要謹慎權宜行事,跌市莫胡亂估底了。


市場波幅小 千等萬等可能「得個桔」

現今市况若有3%波幅,已經是一件「神的恩賜」。「病態賭徒」當然不會錯過,但尋常的投資者,就只能欷歔嘆息。現在極難有股份可以抽升10%以上,而且就算真的存在,在低位和高位都可能是成交極少,理論波幅和實際操作價位可能根本是兩回事。隨時是千等萬等,等到入了寶山,結果仍是空手而回。况且炒賣總不可能百戰百勝,結果極可能是得個「桔」。甚至是損兵折將,因此現在是極度難炒的年代。


時近季結,但外圍市底卻仍然很「虛」,市場氣氛悲觀起來是可以很快的。日本推出負利率,也不過僅僅升了一天。期待歐洲的「好消息」來「博一鋪」好像有點緣木求魚。美股相對所有市場來說雖然仍是最好,但也不要太托大,現在只宜「逐段看」。現今投資者都一窩蜂地去買債券和物業,股票現在已被貶為次級資產。


投資者一窩蜂買債券物業

回顧過去的經驗,長期持有港股,除了一隻騰訊,就好像都是沒有好結果了。如果根據風險投資的基礎理論去分散風險,要規定同時持有8隻股票,就可以肯定必敗無疑。市場波幅趨小而方向轉變急促,實在是現今的炒賣難題。是令投資者難以踰越的隘口。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