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景祥:中國風險還是中國機會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14日 06:35
2016年03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評級機構穆迪在3月2日把中國的政府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為「負面」,引起大陸官媒高調還擊,新華社指穆迪對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奉行雙重標準」;新華網則稱穆迪投資評級反映海外機構對中國經濟「習慣性看空,缺乏用動態眼光看中國財政的穩健度」;環球網的評論則奉勸「穆迪或應就中國問題保持一份謙遜」。


中國政府在國際場合經常保持自信,並堅稱會走中國自己選擇的路;然而當國際機構和人物對大陸提出批評或「看淡」時,中國的反應都會非常強烈,穆迪下調評級展望如是,上月索羅斯表示不看好大陸經濟前景,也同樣遭官方媒體痛斥!

穆迪下調中國評級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財政指標走弱,政府債務上升;二是資本外流,政府外匯儲備持續下降;三是改革面臨艱巨挑戰,政府為解決經濟失衡而實施改革的能力存在不穩定性。留意過去兩年大陸經濟表現的人,應該對上述三點觀察不會有異議,也很難認同穆迪的決定是刻意針對中國。


中港企業評級下調 增融資成本

對中國來說,被下調主權評級不光是「面子問題」,因應主權評級下調,大陸還有25家非保險金融機構、38家中國的國有企業、8家香港的保險公司都相應被穆迪下調評級,意味它們日後的融資成本將會上升。


評級風波還未結束,穆迪在3月12日宣布,將香港展望評級由「穩定」降至「負面」,原因是香港與中國大陸在政治、經濟及金融的聯繫日益密切,包括兩地的貿易往來頻密,香港多家銀行在大陸都有業務;至於政治上中港關係也日益密切,2017年特首選舉前,政治情勢可能更加緊張,並影響政府施政。這些觀點,其實耳熟能詳,並無誇張失實。


財政司長曾俊華回應時稱,穆迪的評估「完全錯誤」,香港因與內地的政治連繫而產生政治風險的意見,純屬猜測和主觀陳述,這番辯詞,似乎難以服眾。曾俊華更表示,「中國風險」其實是「中國機會」。


歷史上內地出問題 港機會更多

前特首董建華曾有名言「中國好,香港好」,但證諸香港的發展歷史,很多時候是大陸出問題,香港機會反而更多。今時今日的「中國機會」,正是內地經濟金融都陷入重重困境,從這個角度看,香港確實有很多大展拳腳的機會。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