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亞洲開發銀行發行、本港首隻10年期人民幣債券,有望同時成為首隻於港交所(0388)買賣的人民幣計價產品,最快於本周五(22日)掛牌,首次集資額12億元(人民幣•下同),惟散戶未必可以直接購買,因債券並非經港交所中央結算。亞銀資金局局長蒂埃里•德•隆格瑪(Thierry de Longuemar)說,已獲得內地批准可匯入共100億元的額度,未來將會繼續發行人債,但會以成本等因素考慮在香港抑或內地發行。
由亞銀發行的人債只供機構投資者認購,由於屬AAA評級機構,票面息率2.85厘,以10年期債券息率吸引力較低,不過由於本港長年期人民幣產品供應少,這批人債亦獲超額認購逾2倍,發行額由10億元增至12億元。聯席牽頭經辦人為德意志銀行和中銀香港(2388),有關人債將於10月21日結算交收。
10年期票息2.85厘 只供基金認購
亞銀亦已申請把債券於港交所上市,預計是本港首隻以人民幣計價的上市債券產品,但消息指出,由於債券不是經由港交所中央結算,故上市後不等於可在交易所的公開平台輕易作二手買賣,當中涉及複雜程序及較高成本。蒂埃里•德•隆格瑪指出,把該行人債上市,用以增加流動性及深化本港人民幣債券發展。消息人士說,債券最快可於本周五掛牌,但並非經港交所中央結算,而是由金管局之下的CMU(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結算,故債券只可說是形式上在交易所掛牌,交易始終要經金管局及銀行之間的系統處理,等同是場外交易(OTC),並非如一般的上市證券,投資者可輕易在公開平台自由買賣。
再者,債券上市後據悉只可售予專業投資者,故買賣程序會較一般上市產品繁複,散戶投資者或需透過私人銀行或其他機構名義購買。因此,可以預期債券難有活躍的二手市場,情况等同金管局已上市的外匯基金票據。金管局發言人確認,這批人債是經CMU進行結算。
非港交所結算 須由銀行買賣
市場原以為由財政部發行的人債會成為本港首隻上市人民幣產品,另一消息人士指出,由於國債對象包括機構和零售投資者,考慮到要顧及零售投資者的風險披露等工作,故上市進程受阻,目前未有確定時間表在港發行人債。
亞銀發債所得主要用於為中國的項目提供資金,尤其是清潔能源、包括風力發電、污水處理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蒂埃里•德•隆格瑪稱,由於投資項目是長期項目,故不急於一時三刻大量發行人債汲取人民幣資金。
除中國重汽(3808)最快月底發行人債外,世界銀行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IFC)亦預告將於香港發行人債,成為亞銀後本港人債另一超級發債體。
2家超級發債體選擇於香港發行人債,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不僅為本港人債市場帶來最優質的發債體,更顯示國際金融機構非常重視本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平台的發展,以及願意通過香港籌集人民幣資金。
(明報記者李家欣、姜靜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