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3月11日開會,審批政府高鐵超支撥款,負責主持會議的財委會副主席陳鑑林議員繞過楊岳橋議員的發問,直接表決各議員臨時動議,最後令議案通過,批准廣深港高鐵工程的196億元追加撥款。負責主持會議的陳鑑林議員在處理本議案的會議規程上的做法固然惹人爭議,加上本議案本身已有違程序繞過工務小組,直接交由財委會審理,進一步令香港市民坐實了對立法會名存實亡、喪失制衡行政機關的功能、淪為橡皮圖章的觀感。在此可以大膽地論斷,立法會的「認受性」(legitimacy)因本次議案而宣告破產。
經此一役,陳鑑林將立法會的「認受性」全數賠上。
當體現「有限民主」的立法會,再無法擔任政權意志與民間意見的緩衝——最受影響的是香港政府本已脆弱不堪的「認受性」。行政、立法的「認受性」雙低,結果必然是香港無法有效管治。當現有的秩序、體制沒法解決問題,更多人走向現有的秩序、體制外解決問題是可以預期的事。而「城邦論」、「港獨」、「以武制暴」的支持者亦只會更有市場,長遠肯定不利香港的政局穩定。
為了一條仍未安排好「一地兩檢」的高鐵,值得嗎?
犧牲市民對立會信任 顯然不智
如果今次建制派議員是為了執行所謂的「政治任務」的話,港澳主事人的政治智慧實在頗值得商榷。為了硬闖議案,犧牲了市民對立法會的信任,顯然是不智的。相當部分的香港人懷念1997年以前的殖民地政府,正是以一種「仁慈家長主義」進行管治。而這種管治形態背後,是一種自我約制,令殖民政府不會出現濫權的情况,當然亦對其政治「認受性」有一定的敏感度,令殖民地政府處理香港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問題時,特別小心、謹慎。而現在主權移交18年後的以特區政府為首的建制派的所作所為恰恰與殖民地政府的管治形態背道而馳,有權用盡,正是影響了香港的人心向背。
這不是所謂人心未回歸的問題,這是與香港的制度為敵的問題。以後不要說香港人戀殖了,知道什麼叫咎由自取嗎?
參考資料:
呂大樂,《香港模式——從現在式到過去式》
經此一役,陳鑑林將立法會的「認受性」全數賠上。
當體現「有限民主」的立法會,再無法擔任政權意志與民間意見的緩衝——最受影響的是香港政府本已脆弱不堪的「認受性」。行政、立法的「認受性」雙低,結果必然是香港無法有效管治。當現有的秩序、體制沒法解決問題,更多人走向現有的秩序、體制外解決問題是可以預期的事。而「城邦論」、「港獨」、「以武制暴」的支持者亦只會更有市場,長遠肯定不利香港的政局穩定。
為了一條仍未安排好「一地兩檢」的高鐵,值得嗎?
犧牲市民對立會信任 顯然不智
如果今次建制派議員是為了執行所謂的「政治任務」的話,港澳主事人的政治智慧實在頗值得商榷。為了硬闖議案,犧牲了市民對立法會的信任,顯然是不智的。相當部分的香港人懷念1997年以前的殖民地政府,正是以一種「仁慈家長主義」進行管治。而這種管治形態背後,是一種自我約制,令殖民政府不會出現濫權的情况,當然亦對其政治「認受性」有一定的敏感度,令殖民地政府處理香港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問題時,特別小心、謹慎。而現在主權移交18年後的以特區政府為首的建制派的所作所為恰恰與殖民地政府的管治形態背道而馳,有權用盡,正是影響了香港的人心向背。
這不是所謂人心未回歸的問題,這是與香港的制度為敵的問題。以後不要說香港人戀殖了,知道什麼叫咎由自取嗎?
參考資料:
呂大樂,《香港模式——從現在式到過去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