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初春的全國兩會從來都是了解國家大政方針之處,中央也往往透過這個窗口對外發放信息。今天,政協大會已經落幕,領導人落團亦告一段落。從之前中央領導人對於台灣、香港問題發言的表現來看。今年中央的對台對港政策,或可用16字概括﹕「服從大局,穩定為上,大政不變,順勢而行」。
國家主席習近平說過,「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未來中央對台、對港工作,固然要因應兩地政治形勢的丕變,但是總體則要服從和服務中央工作的全局,而不能讓台、港工作干擾影響全局。
十三五開局籌備十九大
對台對港政策服從全局
什麼是未來中央工作的全局?第一是經濟發展。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兩個百年」奮鬥首個目標﹕ 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然而,目前國內外不利經濟發展的因素眾多,要保持6.5%以上增速不是易事;第二,明年將召開中共十九大,組成新的領導班子,制訂承前啟後的路線、方針。
這些都將是全國以至全球關注的大事。如何做好各項工作,保證領導層順利換屆,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由此看來,「服從大局,穩定為上」,是中央對台對港工作的必然之義。
在對台政策方面,習近平、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及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都高調發聲,會內會外迴響強烈,成為兩會「主旋律」之一,後日的總理李克強記者會,可能會再成話題。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大陸對台方針政策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又清楚表示,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一中「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其調子較去年的「地動山搖」有所降低。而「認同其核心意涵」更是頗具新意的提法,展現了北京對蔡英文政權的善意,也給了蔡英文5.20就職演說一個更為寬鬆的空間。
高層頻密高調對台發聲
5.20前為蔡定調劃紅線
而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補充則是﹕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就是改變現狀。顯然是在扮演黑臉角色,也是針對蔡英文「維持現狀」的模糊說法,阻止蔡只概括承接馬英九的兩岸關係成果,而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的企圖。也可以說給蔡英文政權劃了「紅線」。
北京高層對台灣問題的密集發聲,當然是針對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講為時間點,也是為未來4年的兩岸關係定調。完全不提兩岸經濟合作以及之前的服貿協議和貨貿談判,突顯的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屬性,政治不正確則一切皆成空。
接下來,就看蔡英文在5.20就職演說上如何表述了。
北京之前有與民進黨的陳水扁政權鬥了8年,有現成的經驗對付親台獨政黨的執政,加上兩岸實力差距愈拉愈大,有信心掌控兩岸關係的主動權。對於兩岸可能進入「冷和」局面,大陸方面也會小心拿揑,即使下決心制裁也力求保護兩岸和平發展的既有成果。
與台灣問題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門話題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香港問題在今次兩會未成熱點,習近平和李克強對香港問題未置一詞,全國政協工作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對香港問題也是輕描淡寫。
對港宣示低調輕描淡寫
突顯經濟地位保持信心
對港問題發言的最高領導人是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和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出人意表的是,兩人都未具體提到農曆新年的旺角暴亂事件,王光亞僅稱香港「出了點事」。張德江更表示香港有些矛盾是有歷史原因,有些是深層次矛盾,希望大家不要把這些問題看得太嚴重,應該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又大談香港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的作用,呼籲勿將經濟問題「泛政治化」,稱不論是對於國際還是整個國家而言,香港都要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存在,「這才是香港的角色和定位!」
無論是上述講話, 還是政協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都未如前兩年那樣省略「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而是將這兩句與「一國兩制」並列,把話說完整了。
對北京來說,台灣是仍有分離危險的領土,香港則是已回歸的特別行政區,並無分離危險。對香港問題的這種宣示, 是希望顯示中央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不走樣、不變形的決心,增強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同時也突顯香港問題的經濟屬性,香港若經濟地位不保,則萬事皆休。
雖然在國家經濟的大棋盤上,香港的位置有所邊緣化,但香港很多特長和特色仍是無法替代的。在中央眼中,目前香港工作的主要方向與前3年不一樣。經過佔中和政改失敗,特首普選工程已非當務之急。香港主要還是個經濟城市,要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總體而言,香港日趨激化的矛盾要靠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去解決,而不是走其他方法。
因此,即使在立法會選舉之年,再發生旺角暴亂這樣的事,北京也以平常心對待,不想再激化矛盾,這也是兩會對香港問題看似輕描淡寫的主因。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