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A股註冊制年內難出台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13日 06:35
2016年03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兩會期間,有關未來一年改革與發展的政策導向逐漸清晰,種種迹象表明,註冊制改革年內或難出台。官方似乎在刻意淡化註冊制:總理李克強所做的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並未提及;新任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參加代表團審議時對此亦絕口不提。


對註冊制的謹慎顯然成了證監會官員的共識。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被問到相關問題時表示「還在研究」。他特別強調,「根據現在的市場情况,大家對敏感問題要如實報道,我沒說延遲,也沒說正要做。」


突然變成「敏感詞」

不論是政府工作報告的「遮罩」,還是官員的三緘其口,都與去年的股市大跌及當前股市的不穩定有密切關係。


在去年6月份「股災」沒有發生前,註冊制大有呼之欲出之感,社會各方面更是認為影響註冊制改革的主要因素已不在市場,在證券法修訂,甚至有消息傳出,證券法會在去年上半年修訂完畢,為註冊制的出台鋪平道路。去年12月,國務院以「特事特辦」的方式,為註冊制爭取到2年的改革時間,該視窗期自今年3月1日開啟。


然而,今年1月股市的「開門黑」,讓輿論對註冊制「草木皆兵」。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智囊機構的社科院研究員尹中立於「兩會」召開前夕在官方媒體上發表文章,直言內地股市當前不具備實施註冊制改革。


年頭股市暴跌 內地「草木皆兵」

必須看到,股市的波動對當前內地經濟的運行和轉型升級構成了直接威脅。


首先,當前中國股民人數高達1億,僅今年1月份就有約一半股民平均損失25萬元人民幣。股票市場短期快速下降形成心理衝擊,已成為影響民生和消費升級的大問題。


其次,中國經濟金融結構空前複雜化,大量的銀行和企業直接或間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價下降直接影響銀行、保險、信託等機構資產品質。股價波動的風險傳導效應顯著。


第三,股票市場與匯率市場的惡性互動直接衝擊着金融系統的穩定性。當前,中國經濟貨幣存量高企,相當於20萬億美元,跨境資本流動基本開放,一旦市場預期股市、匯市不穩導致資本外流,後果會很嚴重。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於金融風險的防範正日益受到官方的重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隻字未提註冊制,反而多次強調防範風險,比如提出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


強行推出 效果大打折扣

當下的股市,確實不利於註冊制的推出,如果強行推出,就會在效果上大打折扣,甚至帶來股市的新一輪震盪,出現諸如熔斷機制被「熔斷」的現象。正如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所言,實施註冊制是資本市場綜合改革最後一個結果,在此過程中,法制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完善都是註冊制實施的基礎條件。


註冊制的推出,不僅要看市場是否穩定,看股市的承受能力是否得到增強,看投資者的心理是否得到修復,更要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看新的金融監管機制能否順利建立。只有這樣,諸如高槓桿、場外配資等方面的問題,才不會對註冊制乃至資本市場產生衝擊。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