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鄭立:當理性決策遇上伊卡爾斯悖論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12日 06:35
2016年03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有了電腦病毒,就出現了「防毒軟體」。防毒軟體就是專門找出和清除電腦病毒的軟體。病毒與防毒軟體,是一個共生的關係,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製作防毒軟體的企業,透過售賣這些防毒軟體盈利。


它們的顧客來自兩種人,一種是已經中毒的人,另一種是未中毒但害怕自己中毒的人。他們買了軟體之後,就會心安了,之後就不會再買了;那這些企業豈不是只有一次生意可做,之後要倒閉?


要生存下去 就不能解決問題

這就是所謂的「Icarus paradox」,伊卡爾斯悖論。某些企業會因為把事情做好做完而倒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製作耐用電器的公司反而會倒閉。這些為了處理一個問題而存在的產業,要能夠生存下去,就不能解決它要處理的問題。其實,就是兔死狗烹。


要防毒做下去,就需要新的病毒,這樣使用者才有付款去更新軟體的理由。所以有一個說法,是製作「防毒軟體」的公司,僱用人去寫病毒,以使自己的生意能夠永遠做下去。是否事實,無法證實;但大陸病毒「熊貓燒香」的作者,似乎真的開了網絡安全公司。


最近高鐵超支爭議中,其中一個說法,就是議會不撥款的話,就有大量的工人會失業。這一點非常有趣,因為高鐵理應在一開始的訂價期限內完成;而不論它完成,還是因為不撥款而爛尾,工人都是會失業的。


諷刺地,唯一令他們不失業的方法,就是高鐵建不完,並不斷的追加撥款。若最大化承建方及工人的利益,這個高鐵,最好沒有完成的一天。這正正是伊卡爾斯悖論。


同樣地,對於「維穩費」,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社會經常處於動盪,才需要有維穩產業的存在,安定繁榮的社會不需要。故此,理論上,以為政府維穩的文人,以及媒體,如果理性的話,他們也會考慮,讓社會持續動盪才是確保他們利益的長線投資。


特別是維穩產業,大部分都是寫作、傳媒、政府宣傳等,一旦維穩產業萎縮崩潰,它們實在是難以轉型,總不能叫這些人去紮鐵。當初會有這麼繁榮的維穩產業,自然也是由於這種文人的供應過多。所以他們無疑是伊卡爾斯悖論最直接的例子。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很有趣的悖論:如果要將效益最大化,維穩產業的下游商,即例如傳媒、印刷商、寫手,最好就是他們政府的敵人。因為它們無論如何都要經營這些部分,如果給普通人賺了,是不會導致它們自己的生意擴大和增加;但如果「資敵」,在花了那筆沉沒成本後,還能夠使顧客(政府)的維穩需求再增長。


聰明的狗 會養出更多的兔

歷史上早有這種例子:意大利的戰爭,雙方都僱用傭兵,理論上他們是敵人;可是去到戰場,有些傭兵隊長們卻常會私下協議,大家出來隨便打一下表演給僱主看,盡量保存實力不死人,讓戰爭打不完,才可以令飯吃不完。這正是出於人類的理性。


兔死會狗烹,聰明的狗,會養出更多的兔。維穩媒體主導者的理性決策,會促使他們把生意交給他們表面上最反對的敵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