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自從梁天琦的「新移民身分」曝光,「本土派」和「真香港人」被迫重新定義,雖然我從來不覺得,這兩個名詞有什麼認真嚴謹的內容。
本土派不再用血緣、出生地劃分,而是用「文化價值」,也就是梁天琦口中的「是否學習廣東話,擁抱香港價值、文化和制度」。
然而問題來了。譬如「本土優先」政策,過往是「保護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利益優先,新移民無份,因為怕吸引更多人來港討福利,又或者「稀釋香港社會」。
但如果用了梁天琦的「文化價值論」,則新移民只要擁抱香港文化價值,便也是本土派,再也不能排除在外,他們和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應當享有同樣的福利待遇。沒有了「外人」,所謂「優先」的基礎便無存。
但「擁抱香港價值、文化和制度」,當中的確切內容是什麼?
反地產霸權的「進步」,和視買樓為人生成就的「港豬」,誰算是香港價值?
看王維基杜汶澤和看無線王晶的市民,誰算是香港文化?
沒有明確的定義,所以「真香港人」的標籤也是隨意撕貼。
河國榮是本土派最愛的「非香港出世也是真香港人」;但旺角騷亂,他因為發文譴責戴口罩暴力破壞的人不是「真香港人」,結果引來大批網民攻擊,有人叫他滾回澳洲。
由此可見,是否「真香港人」從來沒有定義,只是「為我所用」,用來區分敵我的標籤。和你意見相合便用「文化價值論」授權你是「真香港人」,反之則使用「出生地緣論」,把你變回「大陸人癏D洲人」。
但我們有什麼資格取消那些「異見人士」的香港人身分呢?這和大陸動輒指罵反對派是「漢奸」有何分別?本土派最大的特質,難道便是「排他」?
9月立法會選舉前,請本土派認真思考自己的定位。
本土派不再用血緣、出生地劃分,而是用「文化價值」,也就是梁天琦口中的「是否學習廣東話,擁抱香港價值、文化和制度」。
然而問題來了。譬如「本土優先」政策,過往是「保護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利益優先,新移民無份,因為怕吸引更多人來港討福利,又或者「稀釋香港社會」。
但如果用了梁天琦的「文化價值論」,則新移民只要擁抱香港文化價值,便也是本土派,再也不能排除在外,他們和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應當享有同樣的福利待遇。沒有了「外人」,所謂「優先」的基礎便無存。
但「擁抱香港價值、文化和制度」,當中的確切內容是什麼?
反地產霸權的「進步」,和視買樓為人生成就的「港豬」,誰算是香港價值?
看王維基杜汶澤和看無線王晶的市民,誰算是香港文化?
沒有明確的定義,所以「真香港人」的標籤也是隨意撕貼。
河國榮是本土派最愛的「非香港出世也是真香港人」;但旺角騷亂,他因為發文譴責戴口罩暴力破壞的人不是「真香港人」,結果引來大批網民攻擊,有人叫他滾回澳洲。
由此可見,是否「真香港人」從來沒有定義,只是「為我所用」,用來區分敵我的標籤。和你意見相合便用「文化價值論」授權你是「真香港人」,反之則使用「出生地緣論」,把你變回「大陸人癏D洲人」。
但我們有什麼資格取消那些「異見人士」的香港人身分呢?這和大陸動輒指罵反對派是「漢奸」有何分別?本土派最大的特質,難道便是「排他」?
9月立法會選舉前,請本土派認真思考自己的定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