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財委會明日將繼續審議高鐵工程的追加撥款,但「一地兩檢」問題一日未解決,通過撥款不知在何時。在工程面臨停工危機下,身兼立法會議員的港區人大代表吳亮星突然在北京出席兩會期間,建議中央考慮在高鐵進行「車上檢」。怪哉、怪哉!
自高鐵工程費出現巨額工程超支問題後,「一地兩檢」安排成為這條鐵路能否竣工的最大絆腳石。由立法會在2010年通過高鐵撥款這6年來,香港與中央政府一直未能就「一地兩檢」安排達成共識,也未有提出任何具體的建議方案。然而,在港人憂慮「一地兩檢」將成為內地人員在港執法的缺口之時,政府高層卻再三「企硬」,幾乎是要告訴港人,除了「一地兩檢」,其他的方案都是完全不可行。
此時此際,「建制中的建制」議員吳亮星卻在北京提出「中央授權、港方派員」的「車上檢」方案,強調此安排有利於依法執行檢查。以吳亮星的保守背景觀之,若非有人授意,他絕不會無的放矢,提出中央不容的「車上檢」建議。
經過銅鑼灣書店負責人李波懷疑在港被強行帶返內地事件,港人必須在「一地兩檢」問題上牢守「一國兩制」的陣地。要是沒有絕頂聰明的人可想出一個不違反《基本法》的「一地兩檢」安排的話,港人應寧願接受長一點的車程時間,犧牲由此產生的一點經濟效益,也不要失守容許內地執法人員在港執法的陣地。
從吳亮星的建議可見,「一地兩檢」並非唯一,不要輕易相信特區政府高層的武斷言論,正如前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曾提及的「車上檢」,其甚至是當列車抵站後由邊境人員到月台辦理出入境檢查的「流動檢」。辦法總有,只要港人願意堅持。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自高鐵工程費出現巨額工程超支問題後,「一地兩檢」安排成為這條鐵路能否竣工的最大絆腳石。由立法會在2010年通過高鐵撥款這6年來,香港與中央政府一直未能就「一地兩檢」安排達成共識,也未有提出任何具體的建議方案。然而,在港人憂慮「一地兩檢」將成為內地人員在港執法的缺口之時,政府高層卻再三「企硬」,幾乎是要告訴港人,除了「一地兩檢」,其他的方案都是完全不可行。
此時此際,「建制中的建制」議員吳亮星卻在北京提出「中央授權、港方派員」的「車上檢」方案,強調此安排有利於依法執行檢查。以吳亮星的保守背景觀之,若非有人授意,他絕不會無的放矢,提出中央不容的「車上檢」建議。
經過銅鑼灣書店負責人李波懷疑在港被強行帶返內地事件,港人必須在「一地兩檢」問題上牢守「一國兩制」的陣地。要是沒有絕頂聰明的人可想出一個不違反《基本法》的「一地兩檢」安排的話,港人應寧願接受長一點的車程時間,犧牲由此產生的一點經濟效益,也不要失守容許內地執法人員在港執法的陣地。
從吳亮星的建議可見,「一地兩檢」並非唯一,不要輕易相信特區政府高層的武斷言論,正如前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曾提及的「車上檢」,其甚至是當列車抵站後由邊境人員到月台辦理出入境檢查的「流動檢」。辦法總有,只要港人願意堅持。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