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陸振球:國退民進 方為出路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07日 06:35
2016年03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總理李克強上周六在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後發表他任內的第三份政府工作報告,除了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也提及未來的工作目標,當中涉及經濟的就有GDP、通脹、財政赤字、貨幣供應增長、新增就業崗位、失業率、固定投資額和項目,以及進出口增長等,可說是巨細無遺。


香港每年的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涉及層面廣且細節多,財爺每年對盈餘或赤字的預測卻是失準的多,總理的工作報告涵蓋全國,要處理的問題更多更複雜,設定的目標,如真能全數達到,相信只有上帝能夠做到。


每逢人大會議,不少投資者都寄望內地政府有新的政策推出,能提供投資的線索。在筆者看來,對有關的期望愈大,表示大家對計劃經濟的迷戀愈重,歷史證明,政府愈有為,每每愈容易做錯事,如今日內地面對產能過剩、資源錯配的困局,以及貨幣及金融政策的混亂,還不是政府過於有為而出事?


一些投資者喜歡跟隨國策來炒股,看看有什麼所謂「國策股」可買,其實如果本身行業有前途,自然會吸引資金,若要靠國策才可發展的生意,每每是前景有限,胡亂參與投資或可短炒一陣,長線而言都是自找陷阱居多。


中國改革開放已數十年,成效最輝煌之時,便是政府國退民進,政策鬆綁,令到市場可發揮創意活力之時。然而,近年中國卻似是走回頭路,變成國進民退,經濟便愈搞愈不像樣,經濟愈轉差,政府反愈加干預,以為只要多放水,多推刺激政策,以泡沫冚泡沫,便可起死回生,卻反而造成惡性循環,走上不歸的死路。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 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