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社交網絡盛行,失實言論或文章可以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事實核查近年在美國流行,諸如網站Factcheck.org、《華盛頓郵報》網站的The Fact-Checker都頗受歡迎。佩特斯認為這些優秀的網站仍然難以追得上網上假消息的規模,因此希望借助網民力量抗衡。
迎合讀者偏見 最能賺點擊率
但這些「打假」努力有沒有效?《華盛頓郵報》網上版專欄作家杜威(Caitlin Dewey)自2014年起每周撰寫「What was fake」(有什麼是假的?)的網誌,以嬉笑怒罵方式破除各種網上假消息,但她去年12月宣布結束,理由是假消息性質已改變。網誌最初針對的假消息很多時是諸如「 南卡州有鯊魚在水浸街道上游」、「打感冒針致孕」這類有點好笑的假消息。杜威發現,近年這類假消息固然沒有減退,但另一趨勢更引起憂慮﹕假消息傳播並不僅僅是出於無知,背後往涉及以挑起讀者深層情緒反應圖利的大生意。
杜威稱,虛構新聞的寫手發現最能迎合讀者偏見的故事,往往最能增加點擊率。假新聞網Nbc.com.co的霍納(Paul Horner)是美國最賺錢的假新聞網主之一,他曾向杜威透露,他會故意虛構一些會激起中年保守派強烈情緒反應的故事,因為那些故事往往獲得最多人在facebook分享。杜威指出,類似網站「惡搞」除了因為有利可圖外,背後不乏政治動機。她指出,諸如「美國穆斯林集會支持ISIS」的假新聞最初都是源自黨派色彩濃厚的博客,旨在散播恐懼。
認知偏差強 揭假難動搖
在這情况下,杜威質疑自己在網站揭穿假消息有無意義。她引述意大利盧卡IMT研究所的夸特羅齊基(Walter Quattrociocchi)的研究,稱現時人們對機構太不信任,再加上人類的認知偏差一直強,人們相信假新聞很多時只是希望消費迎合他們見解的信息,即使新聞已被證實是假的。杜威在最後一篇專欄對網絡打假顯得悲觀,懷疑對那些毫不猶疑便在社交網站分享「阿拉斯加法官呼籲拘捕奧巴馬」假消息的一群人而言,就算《華盛頓郵報》如何踢爆謊言,他們也不會動搖。
迎合讀者偏見 最能賺點擊率
但這些「打假」努力有沒有效?《華盛頓郵報》網上版專欄作家杜威(Caitlin Dewey)自2014年起每周撰寫「What was fake」(有什麼是假的?)的網誌,以嬉笑怒罵方式破除各種網上假消息,但她去年12月宣布結束,理由是假消息性質已改變。網誌最初針對的假消息很多時是諸如「 南卡州有鯊魚在水浸街道上游」、「打感冒針致孕」這類有點好笑的假消息。杜威發現,近年這類假消息固然沒有減退,但另一趨勢更引起憂慮﹕假消息傳播並不僅僅是出於無知,背後往涉及以挑起讀者深層情緒反應圖利的大生意。
杜威稱,虛構新聞的寫手發現最能迎合讀者偏見的故事,往往最能增加點擊率。假新聞網Nbc.com.co的霍納(Paul Horner)是美國最賺錢的假新聞網主之一,他曾向杜威透露,他會故意虛構一些會激起中年保守派強烈情緒反應的故事,因為那些故事往往獲得最多人在facebook分享。杜威指出,類似網站「惡搞」除了因為有利可圖外,背後不乏政治動機。她指出,諸如「美國穆斯林集會支持ISIS」的假新聞最初都是源自黨派色彩濃厚的博客,旨在散播恐懼。
認知偏差強 揭假難動搖
在這情况下,杜威質疑自己在網站揭穿假消息有無意義。她引述意大利盧卡IMT研究所的夸特羅齊基(Walter Quattrociocchi)的研究,稱現時人們對機構太不信任,再加上人類的認知偏差一直強,人們相信假新聞很多時只是希望消費迎合他們見解的信息,即使新聞已被證實是假的。杜威在最後一篇專欄對網絡打假顯得悲觀,懷疑對那些毫不猶疑便在社交網站分享「阿拉斯加法官呼籲拘捕奧巴馬」假消息的一群人而言,就算《華盛頓郵報》如何踢爆謊言,他們也不會動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