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市况回升,但投資者現階段不宜太「博」。此時此刻,投資者切莫「股神上身」!現在內地的情况其實極之惡劣,內銀股一向都是「為國捐軀」的表表者,在此不贅。但現在還有其他不利的異象廣泛地出現,A股的上市公司正在互相購買對方的股票!如兗州煤業(1171)公布要投資銀行的IPO;信達(1359)要去購入高銀的一些天津資產;中國人壽(2628)買入了廣發(1776);中海集運(2866)資產重組……現在的情形就恍如當年的日本,上市公司們正在積極互相控股!內地的樓市也在發飈,上海、深圳樓價狂升,輿論猜測是和「走匯」有關,市場中現在正瀰漫着一股末世將臨的景象!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去年A股一聲「去槓桿」,結果是股價下挫至一發不可收拾。買樓其實也是槓桿投資的一種,將來若然去槓桿,則後局如何,可以預見!只是投資者就傾向相信中央不會輕言去槓桿,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炒!這樣就製造了一個大泡沫,但對股市的幫助卻微乎其微!
谷起樓市無助股市
其實「樓市好而股市不好」這種情况在投資者眼中早已司空見慣。2010至2015年,香港樓市熱火朝天,但地產股卻反覆不前,投資者都極厭惡周期股份,因此只會是以上落市的方式去操作。投資者相信花無百日紅,加上地皮成本極高,地產公司間的整合亦未完成,即仍然是在鬥生鬥死!如果購入了一批昂貴的地皮,市况又「爆煲」的話,這樣投資者就會是「回頭已是百年身」!
現在「谷起」了樓市,將來的殺傷力可能也不致太大。因為「熱點」的供應量太少,用少數的單位來訂下了超高價,這樣的不誠實市况,到最後可能只是一場歡喜一場夢!只有少數有真正交易的樓房才造成了財富的轉移,其他的都是紙上富貴,中看不中用!實際上高價「摸頂」的投資者,可能並不太多,殺傷力就相對有限。
A股股民約有9000萬人,不多、但也不少!僅佔總人口約7%而已。A股數量其實不足,因此計算下來,人均參與也不過數10萬元而已。因此就算揹了「大鑊」,其實也並不太可怕!但如樓市爆煲,就株連甚廣!當然中國的樓市交投疏落,對經濟實質影響也可能不大。因為樓價如「爆煲」而被打回原形,若業主不急於套現,其實消耗的也不過是心理價值。但如果因樓價上升而先使未來錢,又或是因此而出現心理不平衡,則是另當別論!
根據日本和香港的經驗,在樓市激情過後,最後總會是社會經濟停滯不前。因為樓市獲利容易,投資者就再不會想其他的賺錢點子,每個人都只想買樓、收租、炒樓就可以致富!原則上既得利益者是沒有興趣去市場中作出拼搏的!每個人都想着可以坐享其成,社會又怎會有進步?社會不進步,股市中又怎能賺錢?
電盈亞馬遜 10年差天共地
2000年香港的電盈(0008)大潰散,美國的亞馬遜也不遑多讓,回首今天,電盈僅是當年股價的幾個巴仙,但亞馬遜卻已經脫胎換骨!香港的投資者太依賴資產創富、但外國的公司則要靠生意盈利來發展,10多年的龜兔賽跑,就高下立見!2000年的科技狂潮,香港當時湧現的科技公司,幾乎沒有一間能撐到現在!現在市場中僅有的騰訊(0700),也是來自內地!因為香港人只想着靠坐擁資產就可以致富,又何必多費心力去市場中力拚?生於患難,死於安樂,是市場中最佳的寫照!
危機冚危機 如同飲鴆止渴
日本很多人整整一代的努力就附託在那一個蝸居之上,當泡沫一破,整國國民都馬上「頹」到一蹶不振,結果造成日本20多年的一沉不起!說明了靠谷起樓市來救經濟,是一條危險的不歸路!去年A股的「快牛」,就是中央不想樓市泡沫膨脹,而想引導資金去炒股救經濟而已!但現在發現舉步維艱,結果又重回在其他國家早已證明是不通的老路!中國特色能否再能人所不能?能否再創奇蹟?實在值得商榷!個人看法是對股市幫助不大,但金融風險則極高!是有可能最終萬劫不復!用一個更大的危機去「冚」一個大危機,實質上和飲鴆止渴是沒有分別的!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去年A股一聲「去槓桿」,結果是股價下挫至一發不可收拾。買樓其實也是槓桿投資的一種,將來若然去槓桿,則後局如何,可以預見!只是投資者就傾向相信中央不會輕言去槓桿,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炒!這樣就製造了一個大泡沫,但對股市的幫助卻微乎其微!
谷起樓市無助股市
其實「樓市好而股市不好」這種情况在投資者眼中早已司空見慣。2010至2015年,香港樓市熱火朝天,但地產股卻反覆不前,投資者都極厭惡周期股份,因此只會是以上落市的方式去操作。投資者相信花無百日紅,加上地皮成本極高,地產公司間的整合亦未完成,即仍然是在鬥生鬥死!如果購入了一批昂貴的地皮,市况又「爆煲」的話,這樣投資者就會是「回頭已是百年身」!
現在「谷起」了樓市,將來的殺傷力可能也不致太大。因為「熱點」的供應量太少,用少數的單位來訂下了超高價,這樣的不誠實市况,到最後可能只是一場歡喜一場夢!只有少數有真正交易的樓房才造成了財富的轉移,其他的都是紙上富貴,中看不中用!實際上高價「摸頂」的投資者,可能並不太多,殺傷力就相對有限。
A股股民約有9000萬人,不多、但也不少!僅佔總人口約7%而已。A股數量其實不足,因此計算下來,人均參與也不過數10萬元而已。因此就算揹了「大鑊」,其實也並不太可怕!但如樓市爆煲,就株連甚廣!當然中國的樓市交投疏落,對經濟實質影響也可能不大。因為樓價如「爆煲」而被打回原形,若業主不急於套現,其實消耗的也不過是心理價值。但如果因樓價上升而先使未來錢,又或是因此而出現心理不平衡,則是另當別論!
根據日本和香港的經驗,在樓市激情過後,最後總會是社會經濟停滯不前。因為樓市獲利容易,投資者就再不會想其他的賺錢點子,每個人都只想買樓、收租、炒樓就可以致富!原則上既得利益者是沒有興趣去市場中作出拼搏的!每個人都想着可以坐享其成,社會又怎會有進步?社會不進步,股市中又怎能賺錢?
電盈亞馬遜 10年差天共地
2000年香港的電盈(0008)大潰散,美國的亞馬遜也不遑多讓,回首今天,電盈僅是當年股價的幾個巴仙,但亞馬遜卻已經脫胎換骨!香港的投資者太依賴資產創富、但外國的公司則要靠生意盈利來發展,10多年的龜兔賽跑,就高下立見!2000年的科技狂潮,香港當時湧現的科技公司,幾乎沒有一間能撐到現在!現在市場中僅有的騰訊(0700),也是來自內地!因為香港人只想着靠坐擁資產就可以致富,又何必多費心力去市場中力拚?生於患難,死於安樂,是市場中最佳的寫照!
危機冚危機 如同飲鴆止渴
日本很多人整整一代的努力就附託在那一個蝸居之上,當泡沫一破,整國國民都馬上「頹」到一蹶不振,結果造成日本20多年的一沉不起!說明了靠谷起樓市來救經濟,是一條危險的不歸路!去年A股的「快牛」,就是中央不想樓市泡沫膨脹,而想引導資金去炒股救經濟而已!但現在發現舉步維艱,結果又重回在其他國家早已證明是不通的老路!中國特色能否再能人所不能?能否再創奇蹟?實在值得商榷!個人看法是對股市幫助不大,但金融風險則極高!是有可能最終萬劫不復!用一個更大的危機去「冚」一個大危機,實質上和飲鴆止渴是沒有分別的!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