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在這個「全民記者」時代,社交媒體成為分享資訊的重要渠道,除了個人生活圈的瑣事,更是用戶發布、「瘋傳」新聞媒體信息的平台。這種「虛擬」網絡生態對「現實」政治、經濟、社會的影響,相信各位讀者都不會感到陌生。不過,是什麼原因驅使用戶發布這些公共信息呢?facebook這種社交平台又是否真的改變新聞讀者的行為呢?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2013年的報告發現,美國約一半的facebook成年用戶曾透過該平台取得新聞資訊,不過只有4%用戶認同這是最重要的新聞資訊渠道,相反,多達57%用戶表示它「不太重要」。報告另一發現反映用戶的瀏覽喜好:有73%用戶在facebook定期接收娛樂新聞資訊,而關注政治新聞的程度相對較低——定期閱讀全國政治的佔55%,地區政治有44%,國際新聞只有39%。
根據這項研究,積極「瘋傳」新聞資訊的用戶只屬極少數,僅佔12%。這個群組之中,近九成認同他們會轉發或發布一些認為需要獲得關注的重要新聞,有七成希望能夠藉這些議題製造討論空間,其次是要就事件擺出姿態(67%)。
事實上,有學者發現年輕學生用戶分享新聞原因有二:1)基於發布新聞的習慣;2)希望加強自己在網上世界個別群組的身分認同,從而獲得滿足感。
參考資料﹕
Chei Sian Lee and Long Ma, “News sharing in social media: the effect of gratifications and prior experienc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ur, Vol. 28, Issue 2, 2012, pp. 331-339.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 馮嘉誠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2013年的報告發現,美國約一半的facebook成年用戶曾透過該平台取得新聞資訊,不過只有4%用戶認同這是最重要的新聞資訊渠道,相反,多達57%用戶表示它「不太重要」。報告另一發現反映用戶的瀏覽喜好:有73%用戶在facebook定期接收娛樂新聞資訊,而關注政治新聞的程度相對較低——定期閱讀全國政治的佔55%,地區政治有44%,國際新聞只有39%。
根據這項研究,積極「瘋傳」新聞資訊的用戶只屬極少數,僅佔12%。這個群組之中,近九成認同他們會轉發或發布一些認為需要獲得關注的重要新聞,有七成希望能夠藉這些議題製造討論空間,其次是要就事件擺出姿態(67%)。
事實上,有學者發現年輕學生用戶分享新聞原因有二:1)基於發布新聞的習慣;2)希望加強自己在網上世界個別群組的身分認同,從而獲得滿足感。
參考資料﹕
Chei Sian Lee and Long Ma, “News sharing in social media: the effect of gratifications and prior experienc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ur, Vol. 28, Issue 2, 2012, pp. 331-339.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 馮嘉誠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