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觸木﹕執吓架生系列(二)電鋸篇﹕有電鋸 鋸木無手軟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06日 06:35
2016年03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上期介紹過各種不同類型的手鋸,有試用過嗎?事非經過不知難,無論是哪種手動工具,就算老師傅,長時間使用或遇上較硬的材料時也易感到疲倦,何况是新手?鋸到手軟之餘,鋸出來的切口和尺寸的準繩度,往往差強人意,難免教人沮喪,因此電動工具的出現,不但增加了工作的速度,也能省回不少力氣。不過單是電鋸,已夠寫兩三期,為免大家納悶,今期介紹的電鋸以手提式為主,而手提式的電鋸主要分為插電源的和充電式的兩種,前者屬主流,價錢較充電的便宜且較輕身,缺點是工作地點必須有電源;後者則靈活性較高,但較重身。而適合買來「看門口」為屋企做點東西的,首選當然是曲線鋸(Jig Saw),不夠喉的話,可添置圓鋸(Circular Saw),至於多用途切割機(Multi Cutter)、老虎鋸(Sabre Saw),以至鏈鋸(Chain Saw)等,除非有特別需要,否則難在家中派上用場。


積梳(Jig Saw)隨心所欲切割

小弟在創作廢木雕塑時,多以處理板材和方材為主,故「積梳」(由英文而來的廣東話,「曲線鋸」可說是學名,師傅們是不會這樣叫的)對筆者而言等同剪刀,主要用來隨心所欲地切割出不同形狀和線條,故不同牌子和馬力的積梳也使用過,由下往上依價錢而排,最下的一部馬力較小,適合一般家居使用。


鋸片小夾

圖中這款德國牌子Festool的積梳,雖然較昂貴及香港沒有售賣,但除鋸片夾頭外,鋸片下方還有另一小夾,就正是這小小的不同,使鋸片在切割時保持垂直不易彎,切口便能易呈直角,尤其鋸曲線或較厚的材料時,其他牌子就未必能做到直角的切口了。


吹走塵屑

如圖這款夾頭,只需一扳開手掣便能更換鋸片,相對方便之餘,還附有吹塵功能,把鋸片前方的鋸屑吹走,不致阻礙視線,確保能看到畫在工件上的線條。


尋找「踢腳」

積梳的好用與否,除了看馬力,有沒有「踢腳」功能(即鋸片能否在上下鋸切同時向前如踢腳般擺動)也很重要,因直接影響使用時的吃力程度,其次更換鋸片是否方便,如圖中這款便需要用附於柄後的六角匙才能更換鋸片,稍欠方便。


「工具嘅嘢,一分錢一分貨」

如果覺得網購不能拿在手上有點不放心,在旺角上海街或深水埗鴨寮街一帶,其實已有不少選擇,除了較多人認識的德國牌子Bosch(博世)、日本牌子Makita(牧田),上圖美國牌子Dewalt(得偉)也是歷史悠久的品牌,另著名家電品牌Hitachi(日立)也有不少電動工具可在上述地區買到。至於其他內地的「抄考」出品,或大型連鎖家具店的自家品牌,小弟只能奉勸一句:「工具嘅嘢,一分錢一分貨,無死錯人嘅……」


圓鋸(Circular Saw)

圓鋸和曲線鋸最大分別是前者只適用於直線切割,而小型和大型的圓鋸,分別在於鋸碟的大小,亦即能切割的厚度,若附在導板上使用,就能方便地裁切出精準的直線。


多用途切割機(Multi Cutter)

較常用於家居裝修時切割或打磨不同物料,也易於在轉彎抹角的地方施工。


老虎鋸(Sabre Saw)

之前介紹過,除了方便拆卡板時鋸斷長釘,也能粗切管狀的材料。


鏈鋸(Chain Saw)

至於常出現於恐怖片的鏈鋸,則有氣油、插電源和充電三種,除了鋸樹或創作大型雕塑外,一般香港家庭似無必要。


後記

隨着科技進步,雷射切割(Laser Cut)和數控銑牀(CNC,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已日漸普及,坐在電腦屏幕前,靠指頭按動滑鼠便已幾乎能進行任何切割;然而,把工具和材料拿在手上,由初時戰戰兢兢、繼而錯漏百出,到最後得心應手,無論是全手動的還是手提電動的工具,恍如修行般的經驗累積和渾然忘我的使用過程,都絕非幾個鍵盤按鈕可以比擬,畢竟我們一雙手並不是只為了電子設備而存在的吧?

作者簡介:王天仁,中大藝術系畢業,擅用回收木卡板創作平易近人的雕塑,透過作品、教育活動及不同平台,分享所想所見。


www.facebook.com/junkwoodsculpture

文、圖﹕天仁

編輯﹕屈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