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6年的Art Basel將於本月24至26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每年大展舉行期間,場內場外各自精彩。今年大會帶來不少亞洲新一代當代藝術家,包括井上有一(日本)、Ja-Hyun Koo(韓國)等等,展場以外也有呼應,有藝廊帶來不少日韓知名藝術家,當中值得留意有巨年藝廊邀請的日本陶藝家石山哲也及津守愛香,其中石山哲也是近數年間冒起迅速的藝術家之一,作品價值有三四倍升幅,值得收藏家們留意。
藝術最吸引之處,是它藉不同媒體、物料、方法、形式或技術,創造出無數獨一無二的作品。透過作品,觀賞者可以認識藝術家的感受,甚至思想。而每個創作的背後總有一個故事或原因,令作者得到啟發,這便是一切創作的泉源。眾多媒體或材料中,不少藝術家特別喜歡用原始技術來操控物料,包括陶器。
樸素碰上姿彩 「塑」說創作故事
世界各地有很多陶藝家,香港也有不少,如張煒詩、尹麗娟、梁祖彝等等,他們透過陶藝創作傳達不同信息,如張煒詩推崇大自然及生活平衡,梁祖彝喜探討社會議題。香港的巨年藝廊(Giant Year Gallery)是本地少有主要以陶器藝術品作展覽的場地,不少中港台的陶藝家也曾在此展出其最新作品。本月起乘Art Basel熱,巨年帶來兩位日本當代陶藝家津守愛香(Aico Tsumori)及石山哲也(Tetsuya Ishiyama)的作品,於上環舉行「陶器男女」(Storytellers)展覽分享二人佳作。
巨年藝廊經理及策展人Fan Kwan表示,二人從事陶藝創作多年,曾參與很多展覽及獲得不少獎項;他們本身相識多年,但作品截然不同,訴說的故事也不一樣,將二人作品放在一起展覽,會產生特別效果。「石山哲也注重線條構造,色彩樸素簡單,而津守愛香作品較生動活潑,色彩多姿,兩者一動一靜,好像森林內不同種類動物放在一起,互相溝通,令人聯想不同故事。」
石山哲也 4年升值4倍
陶器歷史悠久,而現今製作技術離不開3種,Fan說﹕「古今都有人用柴燒,把柴燒紅放到陶窯中,燒三天、焗三天,這是最天然製陶方法。但今天用柴燒陶的難度不少,一來室外燒陶場所少、二來大煙會影響健康,所以現在有氣燒(煤氣)窯及電燒(電熱)窯。而氣燒及電燒這兩款燒陶方法,催生出一種『高溫熄火』的技術,當燒到所需溫度時,關上窯的氣口、切斷電源或煤氣,密封的窯會漸漸燒盡氧氣,陶器的顏色因而會呈現不同程度的化開效果;加上燒陶時的灰燼(釉)散落在陶器表面形成不同質感,使每件陶器都是獨一無二。陶藝家一定要對塗上陶器的油漆質料非常了解,才可預計燒出來的色調及質感是所想要的,這也是陶器藝術品值得收藏和有趣之處。」
Fan指出,現今受收藏家追捧的陶藝家,以中國、台灣、香港、日本及韓國為主,其中,中韓所製陶器大多是實用品,如杯、碟、花瓶;香港以當代藝術雕塑居多,日台則兼具兩者。因大型陶瓷藝廊如台灣的鶯歌陶博館,於2012年首次展出石山的作品,讓他的作品價值上升,2012年前石山普通一件作品約1萬至1.5萬港元,現已升至4至5萬港元,買家以歐美等地居多,約佔六成。
想看石山哲也作品,除Art Basel及上環的展覽,還可參觀本月24至27日舉行的Asia Contemporary Art Show,其作品於香港港麗酒店4008號房展出,同場另有台灣當代陶藝家余成忠的作品。
■巨年藝廊「陶器男女Storytellers」
展期﹕即日至4月22日
地點﹕上環新街15號地下
開放時間﹕周一至四中午12:00至晚上7:00
周五六上午11:00至晚上7:00
周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查詢﹕2549 4011
註﹕所有作品可售賣,價格可向藝廊查詢
Asia Contemporary Art Show
查詢:www.asiacontemporaryart.com
文:簡一鋒
圖﹕林俊源、藝廊提供
編輯:林信君
lifestyle@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