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將會踏入七十歲的莊心珍在新加坡可算是無人不曉。她可算是新加坡的國寶,二○○五年獲頒發當地最高榮譽的文化獎。在世界的版畫界,也佔有一席位,她更是國際展能藝術界極度知名的藝術家。
認識莊心珍,始於九十年代末期,就是在澳洲阿德萊德(Adelaide)一個叫「High Beam」的殘疾人藝術節,其作品參與了藝術節展覽。而去年中國殘疾人聯會在武漢主辦的國際展覽,也展示了十件她的作品。同年十二月,她應社區文化發展中心之邀來港,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參與觸感藝術節,展出多件作品並主持工作坊。
莊心珍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遊學英美法,兩獲碩士學位,並在著名的法國巴黎十七號版畫室待了約一年的時間。
鄙視金錢掛帥 反戰思想鮮明
初次與莊心珍見面的時候,她的視力已剩下百分之十。在一九八八年,莊心珍因為一次意外而導致視覺嚴重受損,跟着的時光,她用仍有的視力觀看世界。她有過一段短暫頹喪極感痛楚悲涼、痛不欲生的日子,但很快她便撥開霧霾,投入一個新的世界:努力創作和生活。
莊心珍沒有擺脫舊的世界,雖然眼下的東西是模模糊糊。但她所處的世界本來已經是客觀上的如此,不會因為視力變得朦朧而有所改變。這個舊的世界是怎樣的呢?從莊心珍的文章看(見諸莊心珍著的散文集《七色橋》,二○○○年一月由新加坡今古書畫店出版)是大概如此:
一、環境污染,澳洲臭氧層破了個大洞。
二、泰國大象因經濟發展、城鄉改變而被迫到曼谷街頭乞食。
三、人類是地球生態環境的最大的破壞者,地球上,許多樹木都在顫抖,都在哭泣。梭羅河不再美麗……
四、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老無所養。
五、國際網絡、電腦、電視等將人物僵化。
六、人類爭名奪利、爭權,貪婪、無知。堂堂禮義之邦,竟也淪落到「萬般皆下品,唯有金錢高」的可悲田地……
莊心珍對這個世界的描述反映了她對世界的關懷,鄙視金錢掛帥的生活目標,擁抱生態的平衡,這些想法,不單見於她的文字,當然也見諸她的畫作和雕塑。莊心珍一九八八年以前的版畫創作,不少作品中出現原子彈蘑菇雲的形狀,還有被擠壓變形的一層層人類頭顱,反戰思想鮮明。莊心珍當時因為懼怕核武器戰火重新在美國和歐洲點燃,感覺全球戰雲密佈;同時越南難民的消息接踵而來,對世界和平的渴望,致使她創作了這一系列的作品。
二○○三年她出訪美國北部Vermont作為交換駐場藝術家,她固然受當地風景啟迪而創作,但同時為美國發動侵略至伊拉克,加入了抗議的行列,還創作了一系列有關作品。
莊心珍又有作品如《淘金熱》,描繪了都市人對物質生活的熱中。另有作品如《天梯》則描繪了人想要逃離現實,通過天梯抵達天堂的想像。
無情歲月有情筆
說莊心珍在一九八八年因意外導致視力受損後,投入了一個新的世界,有幾重的意義。第一是說她開始進入、關心失明人與世界。她接觸視障人士、團體,她享受聽書的樂趣,關注殘疾人的權利,參加了新加坡展能藝術會。她的版畫和創作,因此不單在健視人的世界,還在國際展能藝術界,廣泛流傳及為人所知。她更寫了兩首歌的歌詞:《走出黑暗的世界吧!朋友》 和《其實我擁有的還很多》,都在亞洲蒲公英之花音樂節(一個歷史悠久的殘疾人音樂節)中由歌手唱出並作收錄。
《走出黑暗的世界吧!朋友》歌詞這樣寫道:
走出黑暗的世界吧!朋友癶鷁M外頭依舊是漆黑一片
認識莊心珍,始於九十年代末期,就是在澳洲阿德萊德(Adelaide)一個叫「High Beam」的殘疾人藝術節,其作品參與了藝術節展覽。而去年中國殘疾人聯會在武漢主辦的國際展覽,也展示了十件她的作品。同年十二月,她應社區文化發展中心之邀來港,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參與觸感藝術節,展出多件作品並主持工作坊。
莊心珍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遊學英美法,兩獲碩士學位,並在著名的法國巴黎十七號版畫室待了約一年的時間。
鄙視金錢掛帥 反戰思想鮮明
初次與莊心珍見面的時候,她的視力已剩下百分之十。在一九八八年,莊心珍因為一次意外而導致視覺嚴重受損,跟着的時光,她用仍有的視力觀看世界。她有過一段短暫頹喪極感痛楚悲涼、痛不欲生的日子,但很快她便撥開霧霾,投入一個新的世界:努力創作和生活。
莊心珍沒有擺脫舊的世界,雖然眼下的東西是模模糊糊。但她所處的世界本來已經是客觀上的如此,不會因為視力變得朦朧而有所改變。這個舊的世界是怎樣的呢?從莊心珍的文章看(見諸莊心珍著的散文集《七色橋》,二○○○年一月由新加坡今古書畫店出版)是大概如此:
一、環境污染,澳洲臭氧層破了個大洞。
二、泰國大象因經濟發展、城鄉改變而被迫到曼谷街頭乞食。
三、人類是地球生態環境的最大的破壞者,地球上,許多樹木都在顫抖,都在哭泣。梭羅河不再美麗……
四、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老無所養。
五、國際網絡、電腦、電視等將人物僵化。
六、人類爭名奪利、爭權,貪婪、無知。堂堂禮義之邦,竟也淪落到「萬般皆下品,唯有金錢高」的可悲田地……
莊心珍對這個世界的描述反映了她對世界的關懷,鄙視金錢掛帥的生活目標,擁抱生態的平衡,這些想法,不單見於她的文字,當然也見諸她的畫作和雕塑。莊心珍一九八八年以前的版畫創作,不少作品中出現原子彈蘑菇雲的形狀,還有被擠壓變形的一層層人類頭顱,反戰思想鮮明。莊心珍當時因為懼怕核武器戰火重新在美國和歐洲點燃,感覺全球戰雲密佈;同時越南難民的消息接踵而來,對世界和平的渴望,致使她創作了這一系列的作品。
二○○三年她出訪美國北部Vermont作為交換駐場藝術家,她固然受當地風景啟迪而創作,但同時為美國發動侵略至伊拉克,加入了抗議的行列,還創作了一系列有關作品。
莊心珍又有作品如《淘金熱》,描繪了都市人對物質生活的熱中。另有作品如《天梯》則描繪了人想要逃離現實,通過天梯抵達天堂的想像。
無情歲月有情筆
說莊心珍在一九八八年因意外導致視力受損後,投入了一個新的世界,有幾重的意義。第一是說她開始進入、關心失明人與世界。她接觸視障人士、團體,她享受聽書的樂趣,關注殘疾人的權利,參加了新加坡展能藝術會。她的版畫和創作,因此不單在健視人的世界,還在國際展能藝術界,廣泛流傳及為人所知。她更寫了兩首歌的歌詞:《走出黑暗的世界吧!朋友》 和《其實我擁有的還很多》,都在亞洲蒲公英之花音樂節(一個歷史悠久的殘疾人音樂節)中由歌手唱出並作收錄。
《走出黑暗的世界吧!朋友》歌詞這樣寫道:
走出黑暗的世界吧!朋友癶鷁M外頭依舊是漆黑一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