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昨日(3月3日)為「國際野生生物日」,國際保育組織表示,facebook與微信等社交網絡在亞洲淪為非法交易瀕危動物的平台,受害品種包括罕見鳥類、紅毛猩猩和馬來熊,而且日益猖獗。
微信QQ一月內數千產品叫賣
國際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交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昨日發表報告指出,愈來愈多商販透過Instagram、facebook封閉群組或有密碼保護的網上論壇接觸亞洲消費者,在中國,去年單單一個月內便有數千件象牙產品、77件完成的犀牛角和大量瀕危鳥類在QQ與微信叫賣。
Traffic警告,這種趨勢對棲息於亞洲這個科技應用普及地區的野生動物帶來新威脅,區內傳統醫學用野生動物製藥,民眾又喜歡飼養珍禽異獸作寵物。報告一大焦點調查對象為馬來西亞,指去年曾在短短50小時內監察到14個facebook野生物交易群組招引消費者,相關群組活躍成員人數逾6.75萬。
報告描述,商販通常在fb、Instagram等社交網刊登待售動物照片,然後透過WhatsApp等通訊程式討價還價。報告引述fb發言人稱,fb不容許用戶利用該網站買賣野生動物,將與Traffic合作應對有關問題。
微信QQ一月內數千產品叫賣
國際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交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昨日發表報告指出,愈來愈多商販透過Instagram、facebook封閉群組或有密碼保護的網上論壇接觸亞洲消費者,在中國,去年單單一個月內便有數千件象牙產品、77件完成的犀牛角和大量瀕危鳥類在QQ與微信叫賣。
Traffic警告,這種趨勢對棲息於亞洲這個科技應用普及地區的野生動物帶來新威脅,區內傳統醫學用野生動物製藥,民眾又喜歡飼養珍禽異獸作寵物。報告一大焦點調查對象為馬來西亞,指去年曾在短短50小時內監察到14個facebook野生物交易群組招引消費者,相關群組活躍成員人數逾6.75萬。
報告描述,商販通常在fb、Instagram等社交網刊登待售動物照片,然後透過WhatsApp等通訊程式討價還價。報告引述fb發言人稱,fb不容許用戶利用該網站買賣野生動物,將與Traffic合作應對有關問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