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幾年,出租「WiFi蛋」的服務發展得成行成市,不少人外遊時都會使用這些上網裝置,價錢較傳統漫遊上網服務廉宜得多。不過WiFi蛋的缺點是不但有地域限制,而且每次要租機、還機;針對這個死穴,造就了「漫遊神器」Skyroam的面世。但一山還有一山高,由於Skyroam只能支援3.5G(HSPA)制式,另一個「漫遊神器」GlocalMe便乘虛而入,大有後來居上之勢。據生產商表示,GlocalMe不但能夠支援兩種4G制式,而且還可以在超過100個國家或地區使用。
香港優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uCloudlink)亞太區總監周偉業表示,其實該公司早在2009年已成立,並在2014年6月推出了GlocalMe品牌的數據漫遊上網裝置和服務,只比Skyroam遲了大約1個月。
但第一個型號GlocalMe G1以及去年上半年推出的第二個型號GlocalMe G1S都只支援3G,最高下載速度為7.2Mbps,最高上載速度為5.76Mbps,落後於Skyroam的產品(其最高下載速度為42Mbps,最高上載速度為11.2Mbps)。
上網速度超Skyroam
直至去年9月底,該公司推出第三個型號GlocalMe G2,可以同時支援FD-LTE和TD-LTE兩種4G制式,最高下載速度達150Mbps,最高上載速度為50Mbps,才反超前Skyroam。現在,前兩個型號已「淡出」,新光顧的客戶大多數都會選擇GlocalMe G2。
除了在速度方面後來居上之外,截至2月底,該公司的數據漫遊服務已經覆蓋超過100個國家或地區,亦已超越Skyroam的80多個國家或地區。
直接購入外國頻寬 增加覆蓋
周偉業透露,若採用傳統方式,直接和每家外國流動通訊網絡商談判合作和分帳方式,每家公司都至少要傾3、4個月,甚至以上。這不利於該公司快速擴充覆蓋。所以,他們大多採取另一種方式──只要計過數,覺得合理,就會向那些外國流動通訊網絡商購入大量頻寬。這樣便可以快速增加覆蓋的國家和地區。
周偉業解釋,這就好像向那些外國流動通訊網絡商購入了大批賣給遊客的SIM卡,然後將之放上該公司的網上平台,「當然,在正式讓用戶使用之前,我們都有派員工到當地進行實際測試。」
而為了向用戶提供較佳的上網體驗,在每個國家或地區,該公司都會購入2至3個流動通訊網絡商的頻寬。GlocalMe的上網裝置會根據所在地點的訊號強弱,而自動切換選擇接收最佳的網絡上網。
按流量收費 每日最多10歐元
不過,有別於Skyroam和出租WiFi蛋服務採用較簡單的按日固定收費,GlocalMe的收費是按數據流量計算,大部分國家或地區的收費是每MB數據收取0.05歐元(約0.4225港元),每日每個國家或地區最多收取10歐元(約84.5港元)。
用戶在該日該個國家或地區的收費達到10歐元之後,仍然可以繼續上網。但當用戶在該日該個國家或地區的數據流量達到500MB之後,就會限速,上網速度會大減至128Kbps。
周偉業表示,10歐元「封頂」的方式,是類似Day Pass的每日無限量使用,避免用戶失預算。至於採用歐元計費,則是因為該公司推出服務初期,以歐洲地區的業務最為理想。
但該公司亦設計了幾個熱門國家或地區的套餐組合,大部分的有效期都長達365日。例如,有一個套餐是在東南亞7個國家合共使用1GB數據,收費只是100港元(84元人民幣)。此外,還有日本韓國1GB套餐(105元人民幣)、中港台 3GB套餐(279.3元人民幣)、全球1GB套餐(209.3元人民幣)。
對於一些需要來往多個地區、但又不需要很多數據量的用戶來說,這些套餐的定價便頗有吸引力。稍後,該公司還會推出美加及歐洲多國的套餐。
分銷商可分帳 吸引合作
而該公司能夠快速擴充的另一個關鍵,則是和各地區的分銷商建立到良好關係。原來,分銷商每賣出一件GlocalMe上網裝置之後,那名用戶日後每次充值時,該公司的計費系統都會給予分銷商一些分帳。即是說,分銷商賣出GlocalMe上網裝置並不是只收一次錢,而是長期有分帳。
這是考慮到,分銷商出租WiFi蛋時,是長期有租金收入。若它們分銷GlocalMe上網裝置時,只能收一次錢的話,相信有些公司會有顧慮,而未必願意合作。因此,該公司設計出這個「細水長流」的合作方式。
周偉業透露,其實該公司本身的廣告量並不多。反而,有些分銷商會自行在網上賣關鍵字廣告,甚至拉攏到航空公司合作。至今,GlocalMe上網裝置已在香港、澳門、台灣、內地、日本、韓國、美國、歐洲、澳洲及部分東南亞國家有售,累積賣出了數十萬部。當中,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各佔大約一半。
前者主要透過一些專攻B2C市場的分銷商吸納,包括手機店、電腦產品店以及原來只出租WiFi蛋的公司。至於企業用戶,則是透過一些合作的電訊商而吸納。例如,在香港,九倉電訊就是該公司在企業市場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台灣是中華電信;在內地,則是中國移動(0941)和中國電信(0728)。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劉焌陶
香港優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uCloudlink)亞太區總監周偉業表示,其實該公司早在2009年已成立,並在2014年6月推出了GlocalMe品牌的數據漫遊上網裝置和服務,只比Skyroam遲了大約1個月。
但第一個型號GlocalMe G1以及去年上半年推出的第二個型號GlocalMe G1S都只支援3G,最高下載速度為7.2Mbps,最高上載速度為5.76Mbps,落後於Skyroam的產品(其最高下載速度為42Mbps,最高上載速度為11.2Mbps)。
上網速度超Skyroam
直至去年9月底,該公司推出第三個型號GlocalMe G2,可以同時支援FD-LTE和TD-LTE兩種4G制式,最高下載速度達150Mbps,最高上載速度為50Mbps,才反超前Skyroam。現在,前兩個型號已「淡出」,新光顧的客戶大多數都會選擇GlocalMe G2。
除了在速度方面後來居上之外,截至2月底,該公司的數據漫遊服務已經覆蓋超過100個國家或地區,亦已超越Skyroam的80多個國家或地區。
直接購入外國頻寬 增加覆蓋
周偉業透露,若採用傳統方式,直接和每家外國流動通訊網絡商談判合作和分帳方式,每家公司都至少要傾3、4個月,甚至以上。這不利於該公司快速擴充覆蓋。所以,他們大多採取另一種方式──只要計過數,覺得合理,就會向那些外國流動通訊網絡商購入大量頻寬。這樣便可以快速增加覆蓋的國家和地區。
周偉業解釋,這就好像向那些外國流動通訊網絡商購入了大批賣給遊客的SIM卡,然後將之放上該公司的網上平台,「當然,在正式讓用戶使用之前,我們都有派員工到當地進行實際測試。」
而為了向用戶提供較佳的上網體驗,在每個國家或地區,該公司都會購入2至3個流動通訊網絡商的頻寬。GlocalMe的上網裝置會根據所在地點的訊號強弱,而自動切換選擇接收最佳的網絡上網。
按流量收費 每日最多10歐元
不過,有別於Skyroam和出租WiFi蛋服務採用較簡單的按日固定收費,GlocalMe的收費是按數據流量計算,大部分國家或地區的收費是每MB數據收取0.05歐元(約0.4225港元),每日每個國家或地區最多收取10歐元(約84.5港元)。
用戶在該日該個國家或地區的收費達到10歐元之後,仍然可以繼續上網。但當用戶在該日該個國家或地區的數據流量達到500MB之後,就會限速,上網速度會大減至128Kbps。
周偉業表示,10歐元「封頂」的方式,是類似Day Pass的每日無限量使用,避免用戶失預算。至於採用歐元計費,則是因為該公司推出服務初期,以歐洲地區的業務最為理想。
但該公司亦設計了幾個熱門國家或地區的套餐組合,大部分的有效期都長達365日。例如,有一個套餐是在東南亞7個國家合共使用1GB數據,收費只是100港元(84元人民幣)。此外,還有日本韓國1GB套餐(105元人民幣)、中港台 3GB套餐(279.3元人民幣)、全球1GB套餐(209.3元人民幣)。
對於一些需要來往多個地區、但又不需要很多數據量的用戶來說,這些套餐的定價便頗有吸引力。稍後,該公司還會推出美加及歐洲多國的套餐。
分銷商可分帳 吸引合作
而該公司能夠快速擴充的另一個關鍵,則是和各地區的分銷商建立到良好關係。原來,分銷商每賣出一件GlocalMe上網裝置之後,那名用戶日後每次充值時,該公司的計費系統都會給予分銷商一些分帳。即是說,分銷商賣出GlocalMe上網裝置並不是只收一次錢,而是長期有分帳。
這是考慮到,分銷商出租WiFi蛋時,是長期有租金收入。若它們分銷GlocalMe上網裝置時,只能收一次錢的話,相信有些公司會有顧慮,而未必願意合作。因此,該公司設計出這個「細水長流」的合作方式。
周偉業透露,其實該公司本身的廣告量並不多。反而,有些分銷商會自行在網上賣關鍵字廣告,甚至拉攏到航空公司合作。至今,GlocalMe上網裝置已在香港、澳門、台灣、內地、日本、韓國、美國、歐洲、澳洲及部分東南亞國家有售,累積賣出了數十萬部。當中,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各佔大約一半。
前者主要透過一些專攻B2C市場的分銷商吸納,包括手機店、電腦產品店以及原來只出租WiFi蛋的公司。至於企業用戶,則是透過一些合作的電訊商而吸納。例如,在香港,九倉電訊就是該公司在企業市場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台灣是中華電信;在內地,則是中國移動(0941)和中國電信(0728)。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劉焌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