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新界東補選,公民黨楊岳橋以160,880票勝出,得票率37.2%,排第二的民建聯周浩鼎得150,329票,得票率34.8%,排第三的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得66,524票,得票率15.4%;他們三人合計的得票率為87%,本土派以新興第三勢力冒起,有評論說已形成三分天下的新局面。
但也有人不以為然,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認為,梁天琦只得6萬幾票,怎能說是三分天下?事實上,補選未必能反映整個香港的政治光譜,因為兩大陣營泛民和建制派及新興的本土派今次都把火力集中在一個候選人身上,其他政治屬性類近的政黨都主動讓路,令票源十分集中。換句話說,當9月立法會正式換屆選舉時,建制、泛民和本土陣營的其他黨派都會力爭自己的「地盤」,新冒起的本土派同樣有幾個不同組織,如果不能協調而各自搶位,可能令票源分散,實力較弱的本土派政黨自然會較吃虧。
政黨主動讓路 補選未反映實况
如果不看具體得票數目,單從意識型態和政治路線來分,當前香港政局的確有三分天下之勢,所有參選人都會被劃歸入建制、泛民或本土這三大類,即使所謂中間路線,仍然會被劃為偏泛民、偏建制和偏本土,其餘的皆成不了氣候。
所謂第三勢力,通常是指傳統上壟斷選舉議席的兩大黨以外冒起的第三股力量,這種現象早在西方民主選舉的國家已經出現,亞洲國家則雖有民主選舉,但往往一黨獨大,其他的都是小政黨。台灣民主化起步之後,最初也是國民黨佔盡優勢,但很快民進黨就迎頭趕上,並實現了政黨輪替、上台執政。到了剛結束的台灣立委選舉,一批年輕人組成時代力量,取得了五個席位,一舉而成為台灣政局的第三勢力。
真正第三勢力 非舊陣營衍生
香港政黨很喜歡向台灣取經,台灣政局天下三分的過程是怎樣走出來的?
2000年前,台灣已經出現三分天下之局,國民黨和民進黨以外,另加一個新黨;新黨走中產階級路線,但由於跟藍營的關係太深,結果在政治定位上太模糊,很快就泡沫化,連一個立委議席也不保。跟綠營較近的如工黨、綠黨等情况也一樣,選民覺得它們跟民進黨分別不大,結果很快也就失去影響力。
真正的第三勢力,不是從原來兩大陣營中衍生出來的政黨,它是新的政治氣候之下生出來的新生事物,台灣的時代力量和香港的本土派,都與原來的兩大勢力沒有淵源,基本路線也有明顯分別。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香港政壇確已初具天下三分的格局。
[陳景祥 齊物論]
但也有人不以為然,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認為,梁天琦只得6萬幾票,怎能說是三分天下?事實上,補選未必能反映整個香港的政治光譜,因為兩大陣營泛民和建制派及新興的本土派今次都把火力集中在一個候選人身上,其他政治屬性類近的政黨都主動讓路,令票源十分集中。換句話說,當9月立法會正式換屆選舉時,建制、泛民和本土陣營的其他黨派都會力爭自己的「地盤」,新冒起的本土派同樣有幾個不同組織,如果不能協調而各自搶位,可能令票源分散,實力較弱的本土派政黨自然會較吃虧。
政黨主動讓路 補選未反映實况
如果不看具體得票數目,單從意識型態和政治路線來分,當前香港政局的確有三分天下之勢,所有參選人都會被劃歸入建制、泛民或本土這三大類,即使所謂中間路線,仍然會被劃為偏泛民、偏建制和偏本土,其餘的皆成不了氣候。
所謂第三勢力,通常是指傳統上壟斷選舉議席的兩大黨以外冒起的第三股力量,這種現象早在西方民主選舉的國家已經出現,亞洲國家則雖有民主選舉,但往往一黨獨大,其他的都是小政黨。台灣民主化起步之後,最初也是國民黨佔盡優勢,但很快民進黨就迎頭趕上,並實現了政黨輪替、上台執政。到了剛結束的台灣立委選舉,一批年輕人組成時代力量,取得了五個席位,一舉而成為台灣政局的第三勢力。
真正第三勢力 非舊陣營衍生
香港政黨很喜歡向台灣取經,台灣政局天下三分的過程是怎樣走出來的?
2000年前,台灣已經出現三分天下之局,國民黨和民進黨以外,另加一個新黨;新黨走中產階級路線,但由於跟藍營的關係太深,結果在政治定位上太模糊,很快就泡沫化,連一個立委議席也不保。跟綠營較近的如工黨、綠黨等情况也一樣,選民覺得它們跟民進黨分別不大,結果很快也就失去影響力。
真正的第三勢力,不是從原來兩大陣營中衍生出來的政黨,它是新的政治氣候之下生出來的新生事物,台灣的時代力量和香港的本土派,都與原來的兩大勢力沒有淵源,基本路線也有明顯分別。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香港政壇確已初具天下三分的格局。
[陳景祥 齊物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