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興教學﹕家中上網發言 回校歸納討論 翻轉課堂 學習效能UP﹗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01日 21:35
2016年03月01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科技發展及電子學習普及化,一種推翻傳統教學流程、以學生作主導的新興教學法——「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也應運而生,並逐漸吹到本港校園。一直以來,學生都是上堂聽書,回家做功課,但「翻轉課堂」卻一反傳統,強調學生要先在家中進行線上備課,回到學校再以匯報或討論等方式來鞏固所學。教育界普遍認為,這種嶄新教學法,的確有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上學年在物理科、數學科、普通話科率先試行「翻轉課堂」,今個學年,隨着學校完成全校無線網絡的鋪設,各個科目也開始相繼採用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當中包括通識科。


線上預習 教師掌握各學生想法

該校通識教育科主任許承恩老師表示﹕「其實40分鐘課堂真的不夠用,並非不夠時間給我講解,而是不夠時間讓我聆聽每一個同學的想法。但如果他們可以就一個議題事先在家進行線上預習,並在平台公開記錄自己的意見,那麼,回到課堂時,師生便能更快速作出歸納、整理或回應,不論對教的或學的,都有很大益處。」


許老師是《明報》通識網「翻轉通識教室」的客席主持,他的一班中五學生便剛在家中收看完他在通識網所拍攝有關世界公民的教學短片,並就「你認為香港人關注中華白海豚的程度有多高?」的議題,在Schoology教學平台上,用1至10分表達意見。由於老師和同學在線上已看到對方的評分,採訪當天,大家便在課堂就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討論。


「你為什麼認為香港人關注中華白海豚的程度高達8分?」、「你又為何認為香港人關注中華白海豚的程度只得3分?」許老師分別向班中給予最高分數及最低分數的同學提出這樣的疑問。


給予8分的同學表示,是因為每逢基建諮詢,保育團體都會出來反對,說要保護中華白海豚,况且中華白海豚觀察之旅亦很受歡迎,因此,他認為香港人普遍關心中華白海豚;相反,給予3分的同學指出,事實上,很多基建項目已進行得如火如荼,反映香港人並非很關心中華白海豚。


清楚進度 助調整教學策略

許老師說,「翻轉課堂」可讓老師充分掌握每名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前吩咐學生備課,他有沒有做,我未必完全知道,只能夠靠上堂隨機抽問;但現在透過電子平台,學生有沒有登入系統備課,甚至何時備課,我都一目了然。從正面效能來說,若發現班中某些同學經常都沒有備課,我便有需要去關心,又或者,當我發現班中大部分同學備課後也掌握不到答案時,我便知道要調整教學策略,去配合他們的進度」。


討論完中華白海豚,許老師又引導同學思考教學短片中所提及的象牙貿易資料,有什麼因素會導致這種活動蓬勃發展?同學們於是每兩人一組,拿出iPad並登入Padlet。Padlet是一個雲端工具網站,概念是會議室的一幅「白板」,各組每想到答案時,便立即貼文在這幅協作的「白板」上,供同儕互評。


「『翻轉課堂』下,老師所提供的教學短片、電子書都是一些基礎知識,同學主動學習後,要再透過課堂的活動去鞏固知識。換轉是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老師都很擔心分組討論會淪為學生傾『閒偈』的時間,而且亦難以同一時間兼顧每一組;但在電子工具的幫助下,老師基本上站在課室一個角落,就已經可以在電子牆上看到所有組別的討論內容,繼而把電子牆轉成pdf檔案,就是大家的筆記了,非常省時方便。」


或會拉闊學習差異

但許老師強調,「翻轉課堂」也並非完美,「這種教學模式,是有可能拉闊知識上的貧富懸殊,當有些同學,不論是電腦技術較佳、時間較充裕或學習能力較高時,很明顯,他會再跑贏多一些;相反,沒有這些條件的同學,學習差異或會更明顯」。


許老師又提醒同業,要捉緊「翻轉課堂」的精髓,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它的原意,並非把課堂上教不完的書,着學生自行回家看,否則,這只是延展課堂,變相叫學生二十四小時不停上課,徒添他們的壓力!」

文﹕沈雅詩、顏燕雯

圖︰陳淑安(封面)、黃志東、蘇智鑫、受訪者提供

小模特兒(封面)﹕陳以臻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