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熟悉本地政情的人都知道,現屆政府內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力主應該投入更多公帑資源在房屋、福利、安老等工作,不能做「守財奴」,光守着幾千億儲備但什麼都不做,不思進取。
另一條路線則認為審慎理財是《基本法》訂下的原則,香港的稅基窄,長期的財政投入終會耗盡儲備,令香港陷入結構性財赤。財政司長曾俊華是後一條路線的代表,在現屆政府中,他應該就是那個「守財奴」了。
到底曾俊華被指為「守財奴」的說法是否成立?
曾俊華提交的第一份預算案是在2008/09財政年度,今年即2016/17年度是第9份,在過去8個財政年度——由2008/09到2015/16年,每個財政年度都錄得盈餘,分別是14億、259億、751億、737億、648億、120億、735億、300億元;剛公布的預算案,曾俊華預計會錄得110億元盈餘。到明年是他的第10份預算案,新一屆政府即將上場,身為財政司長,肯定會繼續交出一份盈餘預算,換句話說,在他10年任內,曾俊華都為庫房帶來盈餘;應該是一項紀錄吧!
公共開支無減 未見刻意「慳錢」
如果有盈餘是純因為「慳番嚟」,是不作為的結果,自然可以慳出盈餘,而這不正是守財奴的表現嗎?不妨又看看政府過去9個財政年度公共開支佔GDP的比例:19.38%、18.51%、18.04%、19.92%、19.62%、21.74%、19.83%、18.1%、19.2%。要注意的是,曾俊華當財爺的前一個年度(2007/08年),公共開支佔GDP僅為15.3%。
從數據上看,曾俊華沒有刻意「慳錢」,2013/14年度的21.74%,更是回歸以來公共開支佔GDP比率最高的一年,其餘年份,該比率都維持在18%至20%之間,比過去在1980年代開始公共開支佔GDP平均約16%為高。
公共帳目管理成績不差
審慎理財和平衡預算,是香港公共財政行之多年的守則,從1947至1997這50年間,香港只出現過5年財赤,但回歸後、從1997年至2004年的7年間,已經錄得5年財赤,公共開支佔GDP比率也不斷上升。從公共理財的角度看,當香港從2008年金融海嘯喘定之後,至今庫房都是年年錄得盈餘,但公共開支卻沒有縮減過,不滿「守財奴」作風的人,到底希望香港的盈餘如何管理?是否認為平衡預算的原則已經過時?
曾俊華提交的預算案經常都被批評為沒有什麼亮點,但從管理公共帳目的結果衡量,他交出來的理財成績一點都不差。
[陳景祥 齊物論]
另一條路線則認為審慎理財是《基本法》訂下的原則,香港的稅基窄,長期的財政投入終會耗盡儲備,令香港陷入結構性財赤。財政司長曾俊華是後一條路線的代表,在現屆政府中,他應該就是那個「守財奴」了。
到底曾俊華被指為「守財奴」的說法是否成立?
曾俊華提交的第一份預算案是在2008/09財政年度,今年即2016/17年度是第9份,在過去8個財政年度——由2008/09到2015/16年,每個財政年度都錄得盈餘,分別是14億、259億、751億、737億、648億、120億、735億、300億元;剛公布的預算案,曾俊華預計會錄得110億元盈餘。到明年是他的第10份預算案,新一屆政府即將上場,身為財政司長,肯定會繼續交出一份盈餘預算,換句話說,在他10年任內,曾俊華都為庫房帶來盈餘;應該是一項紀錄吧!
公共開支無減 未見刻意「慳錢」
如果有盈餘是純因為「慳番嚟」,是不作為的結果,自然可以慳出盈餘,而這不正是守財奴的表現嗎?不妨又看看政府過去9個財政年度公共開支佔GDP的比例:19.38%、18.51%、18.04%、19.92%、19.62%、21.74%、19.83%、18.1%、19.2%。要注意的是,曾俊華當財爺的前一個年度(2007/08年),公共開支佔GDP僅為15.3%。
從數據上看,曾俊華沒有刻意「慳錢」,2013/14年度的21.74%,更是回歸以來公共開支佔GDP比率最高的一年,其餘年份,該比率都維持在18%至20%之間,比過去在1980年代開始公共開支佔GDP平均約16%為高。
公共帳目管理成績不差
審慎理財和平衡預算,是香港公共財政行之多年的守則,從1947至1997這50年間,香港只出現過5年財赤,但回歸後、從1997年至2004年的7年間,已經錄得5年財赤,公共開支佔GDP比率也不斷上升。從公共理財的角度看,當香港從2008年金融海嘯喘定之後,至今庫房都是年年錄得盈餘,但公共開支卻沒有縮減過,不滿「守財奴」作風的人,到底希望香港的盈餘如何管理?是否認為平衡預算的原則已經過時?
曾俊華提交的預算案經常都被批評為沒有什麼亮點,但從管理公共帳目的結果衡量,他交出來的理財成績一點都不差。
[陳景祥 齊物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