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安本姚鴻耀上文預測,港股短期反彈後仍有機會尋底。因此,《Money Monday》認為,讀者與其追逐隨時完結的反彈浪,不如部署低吸實力股作長線投資,當中可參考姚鴻耀嚴謹的選股要求。姚鴻耀買股前做足盡職審查,投資股份往往持有5至10年之久,正因如此,獲他相中的股票,往往是優質股大藍籌,不少更屬企業管治水平較高的港資企業。另外,即使投資中資股,他亦傾向國企多於民企,避免跌入部分民企的騙錢陷阱。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根據晨星亞洲數據,姚鴻耀管理的安本中國股票基金,今年截至上周三回報雖為-8.28%,已屬今年以來表現最佳的香港股票基金。該基金自從2006年3月成立以來,至今近10年,經歷多個牛熊周期,回報近六成,尚算不錯。姚鴻耀在訪問中表示,較着重該基金的長線表現,選股亦以此作為出發點。
姚鴻耀表示,安本中國股票基金的投資風格是一如集團名稱,追求「安本」,即長遠來說希望首先保住本金、不要蝕錢,跟着是追求穩定升值。股票市場風高浪急,即使投資期長達5至10年,如何才可以做到「安本」呢?姚鴻耀透露,首要是做足盡職審查始買入某一股票,故該基金一年時間或只買入數隻股票,平均每年的換手率(Turnover Ratio,即每年成交額佔基金資產淨值百分比)僅10%至15%。
愛港企管治佳 顧小股東利益
至於具體如何選股呢?姚鴻耀首先從企業管治入手,關注上市公司管理層的利益是否與小股東掛鈎、其對待小股東的往績,以及管理層的人品、誠信是否信得過,「例如一家企業有100多年歷史,建立良好的聲譽,便不太可能突然做出不利小股東的事情,糟蹋自己的名譽」。
因此,怡和、太古(0019、0087)等百年英資洋行均是該基金的10大持股。作為比較,姚鴻耀指出,內地1978年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後,1984至85年始有公司正式成立, 90年代始推出公司法,故內地公司管治及法理方面,不及發達國家規範,成為選擇中資股的阻礙。
內地民企背景複雜 保持戒心
截至去年底的安本中國股票基金月報顯示,雖然香港本地上市公司(不包括內地企業)佔比例高達 56.2% ,惟香港上市 的 中國股票亦佔 17.8%(見圖),當中萬科企業(2202)及中國移動(0941)更屬 10 大持股之列。
姚鴻耀表示,個別民企做得不錯,在照顧小股東方面比較到位,但該基金對民企普遍持有戒心,投資中資股以國企為主,「雖然內地民企的股本回報率普遍高於國企,但問題在於民企創辦人的背景,箇中存在較大風險。大家也知道,在內地這麼多年企業發展的歷史裏,與香港及其他發達國家比較,法律方面不夠成熟,例如民企創辦人是怎麼創辦這個企業呢?他的錢從哪裏來呢?這些問題都不好解答,所以我們比較擔心民企的管治。另外,中國的騙子比較多,有些情况甚至是設計好一個騙局去拿錢的,上市民企透過與母公司的關連交易粉飾盈利很普遍。在這情况下,投資民企前一定要了解其老闆的誠信,若信不過的話,寧願不投資。」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根據晨星亞洲數據,姚鴻耀管理的安本中國股票基金,今年截至上周三回報雖為-8.28%,已屬今年以來表現最佳的香港股票基金。該基金自從2006年3月成立以來,至今近10年,經歷多個牛熊周期,回報近六成,尚算不錯。姚鴻耀在訪問中表示,較着重該基金的長線表現,選股亦以此作為出發點。
姚鴻耀表示,安本中國股票基金的投資風格是一如集團名稱,追求「安本」,即長遠來說希望首先保住本金、不要蝕錢,跟着是追求穩定升值。股票市場風高浪急,即使投資期長達5至10年,如何才可以做到「安本」呢?姚鴻耀透露,首要是做足盡職審查始買入某一股票,故該基金一年時間或只買入數隻股票,平均每年的換手率(Turnover Ratio,即每年成交額佔基金資產淨值百分比)僅10%至15%。
愛港企管治佳 顧小股東利益
至於具體如何選股呢?姚鴻耀首先從企業管治入手,關注上市公司管理層的利益是否與小股東掛鈎、其對待小股東的往績,以及管理層的人品、誠信是否信得過,「例如一家企業有100多年歷史,建立良好的聲譽,便不太可能突然做出不利小股東的事情,糟蹋自己的名譽」。
因此,怡和、太古(0019、0087)等百年英資洋行均是該基金的10大持股。作為比較,姚鴻耀指出,內地1978年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後,1984至85年始有公司正式成立, 90年代始推出公司法,故內地公司管治及法理方面,不及發達國家規範,成為選擇中資股的阻礙。
內地民企背景複雜 保持戒心
截至去年底的安本中國股票基金月報顯示,雖然香港本地上市公司(不包括內地企業)佔比例高達 56.2% ,惟香港上市 的 中國股票亦佔 17.8%(見圖),當中萬科企業(2202)及中國移動(0941)更屬 10 大持股之列。
姚鴻耀表示,個別民企做得不錯,在照顧小股東方面比較到位,但該基金對民企普遍持有戒心,投資中資股以國企為主,「雖然內地民企的股本回報率普遍高於國企,但問題在於民企創辦人的背景,箇中存在較大風險。大家也知道,在內地這麼多年企業發展的歷史裏,與香港及其他發達國家比較,法律方面不夠成熟,例如民企創辦人是怎麼創辦這個企業呢?他的錢從哪裏來呢?這些問題都不好解答,所以我們比較擔心民企的管治。另外,中國的騙子比較多,有些情况甚至是設計好一個騙局去拿錢的,上市民企透過與母公司的關連交易粉飾盈利很普遍。在這情况下,投資民企前一定要了解其老闆的誠信,若信不過的話,寧願不投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