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上周收報19364點,較去年4月高位28588點已大跌32.3%,對中港及環球經濟轉弱的不利因素已有所反映。港股會否進一步尋底,很大程度視乎環球經濟會否像2008年一樣出現信貸危機(當年恒指由31958點歷史高位跌至10676點始見底,跌幅高達66.6%)。在此領域有深入研究的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艾力克•馬斯金(Eric S. Maskin)認為,與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前比較,目前全球金融體系信貸未見氾濫,他相信問題只會集中於個別國家。明報記者 葉創成
馬斯金於上周二到香港大學出席研討會,以「金融危機:起因與應對方法」為題,向在場數百名師生及金融界人士分析金融危機出現的前因後果。美國經濟學教授的研究水平極高,論證嚴謹,其經濟理論隨時可影響當地政府的經濟政策,例如現任聯儲局主席耶倫便曾與馬斯金一樣在哈佛大學任教,而上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曾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7年,主力研究有助經濟走出大蕭條的政策,有關理論亦被視為2009年至2014年聯儲局三度推出量化寬鬆措施(QE)的基礎。因此,馬斯金對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分析,十分值得讀者重視。
馬斯金在研討會上指出,2008年引爆金融海嘯的次級按揭只是美國整體金融體系中一個小環節,投資者要思考的問題是,何以2008年次按市場爆煲後,會觸發整個金融體系危機?該名諾獎經濟學教授按部就班、抽絲剝繭回答該問題。他指出,信貸對整體經濟是好事,例如若創業者有良好的意念(idea)卻缺乏資金,銀行提供信貸幫助其創業,一旦成功,整體社會亦會受惠。而一旦創業者眾多,某一銀行本身資金不足以完全滿足其客戶的信貸需求,可先向其他銀行借錢,再向創業者提供信貸。
個別銀行倒閉 勢牽連同業
不過,信貸的問題是,創業者借錢展開業務後,該盤生意一旦失敗,便會為向其提供信貸的銀行帶來壞帳。而當某一銀行的多名客戶的信貸均出現壞帳,該銀行便無法償還其向其他銀行借入的信貸,其他銀行亦會受到牽連。
若個別經濟體的整體壞帳持續增加,某一銀行即使本身資本充足及壞帳偏低,但它為了自保,也會拒絕再向客戶或其他銀行提供信貸,避免本身出現壞帳。若愈來愈多銀行這樣做的話,該經濟體的信貸市場便會收縮,整體經濟活動將因此減慢,甚至出現衰退或大蕭條。
政府如何避免上述經濟災難發生呢?馬斯金認為,在有關信貸危機爆發前,政府應加強監管,例如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銀行自有資金與其風險加權資產的百分比)或貸存比率(銀行貸款與存款的百分比),將危機防患於未然;若信貸危機不幸爆發,他建議政府應該向出現問題的銀行果斷提供緊急援助,避免風險向其他銀行擴散。
經濟學理論放諸四海皆準,不止可應用於解釋2008年美國次按危機,對於分析目前內地債務問題,以及防範可能由此觸發的金融危機亦有一定幫助。例如當年金融海嘯的觸發點,是美國財政部於9月中拒絕拯救,以致當地第四大銀行雷曼兄弟破產,令當地銀行互不信任拒絕借貸,將信貸危機推向高峰。或許,內地是次面對債務危機,亦必須汲取上述教訓,守住大型銀行不倒閉的底線。
新興市場債務危機 影響不及美國
另外,馬斯金指出,2008年美國次按危機爆發前,部分置業者的槓桿比率高達40至50倍;而當地金融機構亦將有關貸款打包為債券抵押證券(CDO)向全球投資者出售,將風險分散至全球;加上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當地次按危機爆發,亦令環球經濟步入衰退。惟經過該金融海嘯後,美國金融機構過去逾7年均審慎放貸,目前當地經濟整體槓桿水平遠低於當年,短期內再爆發信貸危機的機會不高。
至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目前面對的債務問題,未有像美國當年一樣以CDO將風險分散至全球,加上有關經濟體對全球的影響力亦不及美國。因此,馬斯金認為,個別國家或銀行或會出現問題,但不會擴散為影響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的危機。
馬斯金於上周二到香港大學出席研討會,以「金融危機:起因與應對方法」為題,向在場數百名師生及金融界人士分析金融危機出現的前因後果。美國經濟學教授的研究水平極高,論證嚴謹,其經濟理論隨時可影響當地政府的經濟政策,例如現任聯儲局主席耶倫便曾與馬斯金一樣在哈佛大學任教,而上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曾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7年,主力研究有助經濟走出大蕭條的政策,有關理論亦被視為2009年至2014年聯儲局三度推出量化寬鬆措施(QE)的基礎。因此,馬斯金對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分析,十分值得讀者重視。
馬斯金在研討會上指出,2008年引爆金融海嘯的次級按揭只是美國整體金融體系中一個小環節,投資者要思考的問題是,何以2008年次按市場爆煲後,會觸發整個金融體系危機?該名諾獎經濟學教授按部就班、抽絲剝繭回答該問題。他指出,信貸對整體經濟是好事,例如若創業者有良好的意念(idea)卻缺乏資金,銀行提供信貸幫助其創業,一旦成功,整體社會亦會受惠。而一旦創業者眾多,某一銀行本身資金不足以完全滿足其客戶的信貸需求,可先向其他銀行借錢,再向創業者提供信貸。
個別銀行倒閉 勢牽連同業
不過,信貸的問題是,創業者借錢展開業務後,該盤生意一旦失敗,便會為向其提供信貸的銀行帶來壞帳。而當某一銀行的多名客戶的信貸均出現壞帳,該銀行便無法償還其向其他銀行借入的信貸,其他銀行亦會受到牽連。
若個別經濟體的整體壞帳持續增加,某一銀行即使本身資本充足及壞帳偏低,但它為了自保,也會拒絕再向客戶或其他銀行提供信貸,避免本身出現壞帳。若愈來愈多銀行這樣做的話,該經濟體的信貸市場便會收縮,整體經濟活動將因此減慢,甚至出現衰退或大蕭條。
政府如何避免上述經濟災難發生呢?馬斯金認為,在有關信貸危機爆發前,政府應加強監管,例如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銀行自有資金與其風險加權資產的百分比)或貸存比率(銀行貸款與存款的百分比),將危機防患於未然;若信貸危機不幸爆發,他建議政府應該向出現問題的銀行果斷提供緊急援助,避免風險向其他銀行擴散。
經濟學理論放諸四海皆準,不止可應用於解釋2008年美國次按危機,對於分析目前內地債務問題,以及防範可能由此觸發的金融危機亦有一定幫助。例如當年金融海嘯的觸發點,是美國財政部於9月中拒絕拯救,以致當地第四大銀行雷曼兄弟破產,令當地銀行互不信任拒絕借貸,將信貸危機推向高峰。或許,內地是次面對債務危機,亦必須汲取上述教訓,守住大型銀行不倒閉的底線。
新興市場債務危機 影響不及美國
另外,馬斯金指出,2008年美國次按危機爆發前,部分置業者的槓桿比率高達40至50倍;而當地金融機構亦將有關貸款打包為債券抵押證券(CDO)向全球投資者出售,將風險分散至全球;加上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當地次按危機爆發,亦令環球經濟步入衰退。惟經過該金融海嘯後,美國金融機構過去逾7年均審慎放貸,目前當地經濟整體槓桿水平遠低於當年,短期內再爆發信貸危機的機會不高。
至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目前面對的債務問題,未有像美國當年一樣以CDO將風險分散至全球,加上有關經濟體對全球的影響力亦不及美國。因此,馬斯金認為,個別國家或銀行或會出現問題,但不會擴散為影響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的危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