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88屆奧斯卡頒獎禮預告 金像影后 還看《抖室》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28日 06:35
2016年02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第88屆奧斯卡頒獎禮將於香港時間明日上午舉行,由於賽前爆出「黑」幕,20名角逐演技獎的候選影星,全屬白人演員,因此被轟「奧斯卡太白」。被視為既得利益者之一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5度提名今年終有望憑《復仇勇者》稱帝,影后之爭亦似毫無懸念,跟里安納度同獲金球獎及美國演員公會獎的貝兒娜森(Brie Larson),藉《抖室》(Room)封后該十拿九穩。假如二人得獎,可會考慮發表「不用分得那麼仔細,我們都是美國演員」的維穩致謝辭?


今年奧斯卡帝后,如無意外,都是由熱門勝出,但相比起里安納度狄卡比奧舉世知名,最佳女主角的大熱:貝兒娜森似乎名不經傳。或者,先了解下《抖室》是什麼樣的電影。


《抖室》改編自2010年出版同名小說,貝兒娜森飾演Ma,某日被鄰居所騙,遭囚禁在百呎斗室內,經過禁室培慾,終於誕下「鄰」兒。童星積及卓林比(Jacob Tremblay)扮演5歲兒子Jack,在母親悉心呵護下,快樂地在這個小小世界內成長。為了帶兒子回到正常社會,Joy精心策劃「逃獄」大計,可惜千算萬算,仍算漏了外面的世界,其實比斗室更黑暗。


雖然電影涉及強姦、非法禁錮等題材,導演蘭尼亞伯咸臣(Lenny Abrahamson)卻刻意把人間悲劇,淡化成樂觀的育嬰指南,就似《一個快樂的傳說》中爸爸為了讓兒子在集中營內活得快樂,不斷以謊言掩飾殘酷現實一樣,令人既感動又難過。


貝兒娜森在《抖室》中,為照顧兒子,被迫忍辱負重,跟積及卓林比的精彩互動光芒四射;然而母子離開禁室後,重返自由卻無法適應現實,加上兒子不斷埋怨,更令她的情緒變得起伏,每一場戲都能盡情發揮,難怪美國十多個影評人協會的專業評判,跟被視為奧斯卡指標的多倫多影展「觀眾投票大獎」,都把手中一票,投予貝兒娜森。


但對於大部分影迷來說,首次獲奧斯卡提名的貝兒娜森,論名氣比不上影后級的《歡姐當自強》珍妮花羅倫斯(Jennifer Lawrence)和《卡露的情人》姬蒂白蘭芝(Cate Blanchett),就算《緣來他不夠愛我》夏綠蒂藍萍(Charlotte Rampling),在歐洲影壇亦享負盛名;即使比貝兒娜森年輕的《布魯克林之戀》莎愛絲露娜(Saoirse Ronan),近10年前已憑《愛誘罪》提名過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入行20年零的突破

其實貝兒娜森能成為影后大熱,絕非偶然,她6歲已立志成為演員,是三藩市美國音樂戲劇學校歷來最年輕的學生;現年26歲的她,從影近20年,演出過香港觀眾不大熟悉的處境劇Raising Dad,也曾在電視劇《倒錯人生》扮演反叛女兒,客串過電影《逃學黐孖咇》、《諗多咗先生》,以及去年在美國票房大收的喜劇《姐姐愛最大》(Trainwreck)中當女配角等。


不過,大部分影評人都同意,《抖室》才是貝兒娜森事業的轉捩點。一如里安納度在《復仇勇者》,無論體力或精神,貝兒為Ma這個角色付出良多。雖然她並非方法演技信徒,但開鏡前她做足資料蒐集,每周訪問南加州大學有關創傷問題的專家,貝兒希望清楚了解,到底一個被囚禁、傷害了7年的女孩,將會是何模樣。貝兒娜森研究得出的結論,都在銀幕上呈現出來。開拍前,貝兒盡量遠離陽光,令面目與頭髮黯淡無光澤;之後再接受節食及體能訓練,把15磅脂肪化成肌肉。當然,少不得黑眼圈與發黃牙齒,逐漸把自己從外到內成為《抖室》中的受害者,以及為保護兒子而變得堅強的年輕媽媽。她從內心到外表營造出來的戲劇張力,並非幸運使然,而機會從來留給準備充分的人。


文:張晴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