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留歐脫歐重大抉擇 卡梅倫押政治賭注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28日 06:35
2016年02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本來只是競選時開出的一張政治支票,可是當卡梅倫去年如願連任英國首相,這張支票如今到了要兌現的時候。經過與歐盟再三討價還價,卡梅倫決定在6月23日舉行全民投票,決定英國是否留在歐盟抑或從此脫離。這是事關重大的決定,去留俱足以牽一髮動全身。英國四個月後便要作出抉擇,此刻英倫三島的天人交戰,顯而易見。


英國六月抉擇

牽一髮動全身

卡梅倫當年開出的承諾,現在交到數以千萬的英國人手中作出決斷,橫亘在他們面前是影響深遠的一個分岔路——英國近半出口貿易是去歐盟諸國,由此製造約500萬個職位;抑或從歐盟身上取回國家主權,重新迸發大不列顛王國的榮光。英國人在經濟實利及國家榮耀當中要二者選擇其一,6月23日投下的一票,事關重大,至低限度在國際以及國內兩個層次而言,都可能出現舉重輕足的影響。


英國在「歐洲」及「英國」十字路口兩者之間躑躅多年,折射出的是這次公投其來有自的歷史。1973年,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巿場,不旋踵於兩年後舉行公投決定是否應該退出。「疑歐」其實早已深植英倫,而這一情狀多年來始終揮之不去,是因為英國對一己國家主權極為重視,深恐在講究大一統的歐洲共同巿場以及歐盟失去了自己的獨特本質。今次脫歐再成為公投議題,便是因為當英國經濟在歐盟僅次於德國、全球則超越歷史上的死對頭法國名列第五,卻因着歐盟的原因,須對外來人口中門大開,衝擊英國內政及經濟。這挑起了從地理上而言與歐洲大陸隔着英法海峽的一些英國人寧願孤芳自賞、獨處北海一隅的想法。


英國有人出現脫歐的想法,除了矢志力保英國的主權,更多是從經濟角度出發。英國除了經濟實力是歐盟第二,更重要是英國當下是歐盟少數經濟仍然處於榮景的國家,這也是卡梅倫在大選擊敗工黨得以連任的原因。因此,卡梅倫縱然知道在政治上來說脫歐或許會令到英國在歐洲政治環境更加孤立,但倘若能夠保住經濟盛放這一果實,中間的博弈取捨,便是有所依據。


卡梅倫畢竟是政客,其政治算盤打得震天價響,亟欲「一鴨三吃」:通過公民投票解決纏擾多年的脫歐與留歐爭論、從此定下英國這艘經濟巨輪的航向、遏制去年大選以脫歐為訴求廣獲支持的獨立黨,於是這才有卡梅倫2月19日與歐盟領袖的峰會。保守黨政府的計謀是,從歐盟取得有利英國的政治及經濟條款,回頭以此說服國人留在歐盟。這種誘之以利的做法未嘗不可,事實上主要反對黨工黨也無法抗拒。


不過,難題出自保守黨內部。具有擔任首相實力的倫敦巿長約翰遜表示支持脫歐,掀起保守黨內部疑歐派高聲叫好,《每日郵報》的調查指出,保守黨國會議員取態兩極,支持卡梅倫留歐的有151人,支持約翰遜脫歐的有139人,大約還有40人仍未決定。這構成對卡梅倫極大的政治壓力,倘這40人都支持能言善辯、並視為保守黨新一代首相人選的約翰遜,不僅是卡梅倫留歐策略的挫敗,更可能促發政治風潮,構成約翰遜挑戰卡梅倫黨內地位的危機。最壞的情况,是英國人民支持脫歐、保守黨內倒戈挑戰卡梅倫者眾,到這個時候,卡梅倫的仕途必受衝擊,提前大選亦未可料。


倫敦巿長撐脫歐

保守黨呈現分裂

多少英倫舊事,折騰大不列顛多年的留歐脫歐始終揮之不去,從七十年代延綿至今。卡梅倫欲藉勝出大選的高民望為留歐保駕護航,也為一己政治生命押下重注。今年盛夏來到前的英國,處於人心不定的時刻,有如三島上空的天氣那樣晴雨難測,一場足以撼動國家的投票,愈來愈接近了。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