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金發局昨日發報告指出,現時本港場內衍生產品市場發展成熟,惟持倉限額機制並未有趕上市場發展而加以調整,故指須檢討有關機制,並建議從恒指、恒生國企指數及股票期權衍生產品開始。金發局主席史美倫表示,若能盡快調整持倉限額機制,將有助維持香港的全球競爭力。
根據現行機制,現時恒指期貨及期權的持倉上限為1萬個delta值(即風險指標,介乎-1至+1之間),國指期貨及期權則為1.2萬個delta,所有股票期權及期貨則分別為5萬及5000個delta,且不設對冲豁免機制。
金發局指,市場所涉及的風險層次及類別,已與10年前截然不同,惟持倉限額機制並未為趕上市場發展而加以調整,顯得過為嚴厲,故建議須就機制進行檢討。
建議推對冲豁免機制
故此金發局建議,應推出對冲豁免機制,容許合資格投資者獲批後,其中交易可超出持倉限額;同時為埸內所有衍生產品,研究推出按相關市場及產品的特有因素,去釐定持倉限額架構;以及優化結算所的風險管理,如以資本為基礎的持倉限額、對集中倉位施加額外保證金及儲備基金供款等。
鑒於恒指、國指及股票的衍生產品共佔港交所衍生產品市場的98%,金發局建議機制修訂,應先由上述3項種類開始。
金發局主席史美倫表示,隨着近年市場蓬勃發展,香港現行的衍生產品持倉限額機制有需要調整,以減低不必要的限制,若能盡快調整持倉限額機制,將有助維持香港的全球競爭力。
根據現行機制,現時恒指期貨及期權的持倉上限為1萬個delta值(即風險指標,介乎-1至+1之間),國指期貨及期權則為1.2萬個delta,所有股票期權及期貨則分別為5萬及5000個delta,且不設對冲豁免機制。
金發局指,市場所涉及的風險層次及類別,已與10年前截然不同,惟持倉限額機制並未為趕上市場發展而加以調整,顯得過為嚴厲,故建議須就機制進行檢討。
建議推對冲豁免機制
故此金發局建議,應推出對冲豁免機制,容許合資格投資者獲批後,其中交易可超出持倉限額;同時為埸內所有衍生產品,研究推出按相關市場及產品的特有因素,去釐定持倉限額架構;以及優化結算所的風險管理,如以資本為基礎的持倉限額、對集中倉位施加額外保證金及儲備基金供款等。
鑒於恒指、國指及股票的衍生產品共佔港交所衍生產品市場的98%,金發局建議機制修訂,應先由上述3項種類開始。
金發局主席史美倫表示,隨着近年市場蓬勃發展,香港現行的衍生產品持倉限額機制有需要調整,以減低不必要的限制,若能盡快調整持倉限額機制,將有助維持香港的全球競爭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