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二十國集團(G20)會議昨天在上海召開,《華爾街日報》披露今天公布的G20聯合聲明草案內容,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感到憂慮,恐增長持續惡化,正考慮是否向環球市場表示已準備採取新的刺激措施提振經濟。中國總理李克強昨晚亦向G20參與者發表視頻講話,批評單靠QE(量化寬鬆)難解決全球經濟問題,他又重申人民幣會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及保持基本穩定。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草案內容表示,經濟下行風險和脆弱性增加,恐全球經濟活動進一步放緩,為提高應對風險的反應能力,與會國將探討可能採取的政策選擇,以支持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草案又重申要避免出現競爭性貨幣貶值,並尋求建立監察機制,確保議程相關承諾得到實施。
不過德國已表態,反對G20推出財政刺激方案應對全球增長放慢。德國財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表示,多國政府致力寬鬆貨幣挽救經濟恐招致「反效果」,警告以債務推動增長沒有益處。他強調改革經濟結構更為重要,「考慮進一步刺激只會分散對當前實際工作的注意力」。他認為財政和貨幣政策已到極限,各國要搶救經濟除了改革外沒有捷徑。
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期間,總理李克強發表視頻講話稱,靠量化寬鬆政策難以衝破制約增長的結構性障礙,也可能帶來較多的負外部效應,着力點還是應該放在推進結構性改革。
強調中國經濟轉型 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政府網昨天發布了李克強上述視頻講話全文。李克強倡議G20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G20成員國在制定本國宏觀經濟政策時,既要考慮促進自身增長,也要考慮外溢性影響,加強相互的溝通和協調,共同維護和促進國際金融市場穩定」。
對於市場關心的中國經濟轉型問題,李克強回應稱,中國結構調整取得了積極進展,服務業所佔份額超過50%,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一個最大的亮點是,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超過1300萬。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就業穩定,而且有所增加。這表明中國在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方面已經取得明顯成效。談及經濟改革問題,李克強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稱人幣以市場為基礎 參考一籃子貨幣
針對萬衆矚目的人民幣匯率問題,李克強表示,中國將堅持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和法治化建設,積極培育公開透明、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
(綜合報道)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