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志豪:用「罷看王晶」分析新東補選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26日 06:35
2016年02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新東補選,投楊岳橋代表「和理非」,投梁天琦代表「勇武鬥」。


「投梁派」並不信服泛民的「大局為重」,因為他們的「大局」和泛民的「大局」不同。


泛民的「大局」是,保住泛民直選議席優勢,不讓建制派修改議事規則。


「投梁派」的「大局觀」卻是,失去拉布權利不足惜,因為拉布只能拖延時間,無法真正把惡法拉倒,最佳例子便是港珠澳大橋。


他們的「大局」是:摑梁振英一巴。


政府開動所有輿論機器,誓要製造「全城反暴力」的現象,而把自己管治失效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如果梁天琦當選,或高票落選,等於摑政府一巴,官員無法迴避民意的憤怒。


但問題是,特區政府從來清楚民意有多憤怒。當日雨傘運動79日,民意大象原隻呈現,但無恥政府仍然無視,甚至製造「反佔中」的民意「對冲」。


這是一個以鬥爭為樂的政府,民憤愈大,愈多藉口鐵腕管治。


雨傘運動後,梁振英把矛頭指向港大,即使港大學生發動衝擊校委會會議或公投等多次戰役,結果卻是李國章上任。


所謂「摑梁振英一巴」,如果因此令建制派漁人得利,修改議事規則,斬掉拉布權力,是否值得?

有人說,梁天琦人氣急升,網上支持者眾,應當「棄楊保梁」才對。


我想起「杯葛王晶」事件。單看網上反應,王晶電影惡評如潮,票房理應慘敗;但現實竟然票房長紅,足證網民意見無法反映主流的「港豬」民意。


今天所謂梁天琦人氣急升,究竟會否和「罷看王晶」一樣,只是網上熱鬧、現實冷落?我們會否高估勇武派的民意基礎,最後不單無法影響建制派的「票房」,反而「攬炒」資敵得勝呢?

(編者按: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候選人還有劉志成、黃成智、周浩鼎、梁思豪及方國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