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馬斐森:逐馮敬恩前曾詢法律意見 非針對個別校委 稱較希望校內開會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26日 21:35
2016年02月26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大本科生代表校委馮敬恩,於本周二的校委會會議被要求離開,校長馬斐森昨出席傳媒春茗時表示,事前有諮詢法律意見,又稱若是校委的集體決定,任何一個校委都有可能被拒開會。另一校委文灼非表示,要求馮離開是特殊情况,但認為馮參與會議可反映學生意見,是好事,又期望可盡快回校內開會。


校委張達明周二表示不認同要求馮敬恩離場,校委會主席李國章前日反駁,「上月學生沒有衝擊過他(張達明),他人身安全沒問題,如果他這樣說,是非常自私」,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昨則批評李國章,「當你在爭辯中輸掉時,你訴諸個人侮辱」。


馬斐森昨引述法律顧問稱,只要能令會議順利舉行,校委會有權力做任何校委認為有需要的事。他又說,這並非針對任何一名校委,只是有數名校委提出對人身安全有關的問題,又經過投票,須尊重校委意見。至於校委會會議移師至會展,馬斐森說無意逃避學生,只是出於安全考慮,但他較希望在校內開會。


副校長蘇彰德稱,會展的保安級別可招待國家元首,就需要花費租場,他反問「錢重要,還是人生安全更重要?」蘇又透露,校方正物色有經驗、國際視野的專家組成檢討大學管治的小組。


文灼非:校外開會不理想

另一校委文灼非則表示,在校外開會並不理想,例如10院長亦有參與周二的會議,但討論馮敬恩去留問題花了個多小時,當時院長不能列席,故要白白在會展等候個多小時。他又認為,上月的包圍校委事件,「信息發布可做好一點,主席應該會後出去交代」。


捐款大減 副校長稱多因素

校長馬斐森今午會與剛履新的學生會成員見面,根據港大《學苑》即時新聞,李國章及馬斐森要求接見每所學院一名「頂尖學生」(one top student from each Faculty),邀請學院提名。


另外,港大接獲的捐款由13/14年度的15.09億元,大跌至14/15年度的6.79億元,蘇彰德解釋,因為13/14年度從港大基金撥6億到港大,令該年港大籌款數字飈升,加上政府的配對補助金計劃完結、本港經濟轉差等,都令籌款減少。對於師生參與佔領及港大連串政治事件有否影響,蘇說確有捐款人對港大的新聞感擔心,但校方會解釋該校仍有很多學術及研究活動,而一直仍有很多人捐款。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