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景輝:當一些雞蛋傷害了其他雞蛋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26日 06:35
2016年02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梁天琦說「記者遇襲係抗爭沙石」,跟中共講「六四係歷史沙石」,這兩者到底是不同。後者是村上式的牆蛋對決,有良知的人要抉擇並不為難;但前者卻是新的,其所涉及的是雞蛋之間的底線和暴力,就如梁天琦在面書的自我疑問:「街頭抗爭者的10年自由重要,還是記者的採訪權知情權重要?」云云。


弔詭地,新聞自由其實是蛋所珍視的價值;相反,厭惡它的則向來是牆。在中央和「藍絲」的閹割和威脅之下,捍衛香港僅餘的採訪及公眾知情權,得靠蛋般的每位記者和公眾。即使是TVB,哪怕其編採方針是怎樣「河蟹」,但我們也不可能以此證立襲擊記者的行為。否則,以後「藍絲」就更大條道理,向他們眼中的「黃絲」媒體動手。何况,當晚受阻或遇襲的,並不止是TVB,還有港台、《壹週刊》和有線新聞。


因此,當下的問題不在牆,而是,當一些蛋,基於所謂抗爭的大義,而傷害了其他蛋也非常珍視的價值,我們該如何回應?這是第一點我想說的,即這是蛋對蛋的傷害,而這矛盾,絕非「永遠站在雞蛋一方」就可解消。


其次,當蛋般的抗爭者聚眾而成集體,且執起磚頭來行使魔鬼盤據的力量之際(指武力,韋伯語),它恐怕也成了權力的一種。


當然面對裝備齊全的國家暴力機器,即使變成了磚頭也實力懸殊;但當相遇的是旺角騷亂中上班採訪的普通記者,或光復行動中被誤中副車的屯門居民,情况就不可同日而語。


成群武裝了起來的雞蛋再不是單純的弱者,絕對具有相應的底線和責任。遺憾在於,面對他人的自由和權利,「本民前」視之為沙石,這就使自身成了變味的雞蛋。


旺角騷亂後,事情已超出牆蛋對決的舊範式,而村上的這一比喻只是不斷被利用作鞏固一種簡化了的敵我思維,而迴避應有的責任和反省。在這種簡化之下,人們看不見社會中的複雜多元面貌;反過來,批評蛋的都幾乎成了「港豬」、助紂為虐或什麼高牆的共謀,諸如此類。


因而所謂「抗爭沙石」之說,說穿了是由革命情緒衍生出的變態。在那裏,革命是義務;其餘一切,一旦構成障礙,哪怕同樣是高牆之外的蛋,或蛋所珍視的價值,以至只是路線不同,都一律可以如沙石般給踐踏。


(編者按: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候選人還有劉志成、黃成智、周浩鼎、梁思豪、方國珊及楊岳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