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昔精英象徵 區分平民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24日 06:35
2016年02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法國官方堅持今次只是「校正」,而非「改革」,而且當中不少新串字法早在1990年起流通,早為不少法國人不自覺採用 ;部分則屬糾正字典錯誤。6萬法文詞中只有2000多個受影響,比例僅佔4%。支持者認為,校正串字只是令法語拼寫更符合現代法語發音原則,方便學習;有學者認為法語一開始便是由精英雕琢的語言,反對者是出於精英心態。反對者則質疑,改革會破壞法語的傳統及優美。


官方強調「校正」非「改革」

法國一直重視串字,專研教育史的歷史學家勒列夫爾(Claude Lelièvre)上周對法國《世界報》稱,很少國家還像法國一樣到今天還視串字為評估能力的工具,而串字對法國人來說仍然是分辨社會等級的方法。不過他質疑這種態度是否還合時宜﹕「到了今天,法國人之所以為法國人,是否仍然在於相信『我們征服揚抑符便等同攀上文化之巔』?」


《新觀察家》則引述一名反對者說﹕「我不明白為何要『簡化』一種有着歷史、邏輯及優美的語言,以遷就那些不用功學習正確語言的人。」


學者:捍衛串字者守舊

有反對者認為語言不應由官方「一言堂」。不過,官方制定恰恰是法語長久以來一大特色。語言學者賈伊奇(Fabrice Jejcic)對《解放報》稱,法語一開始便是由精英雕琢的語言,有心提高門檻將平民排除在外。


他稱,當法蘭西學院1635年成立編字典和文法時,不少院士決心保留繁複的拉丁文及希臘文的字詞,儘管它們並不符合法語發音。一名法蘭西學院院士1673年的一段筆記明言﹕「學院希望跟從能將有識之士及無知者分辨開來的古典拼法。」拼字能力成為昔日精英權力的象徵,賈伊奇嘲諷「捍衛正字」者其實只是保守﹕「捍衛串字其實並不符合啟蒙時代精神」。


《新觀察家》調查發現,82%受訪者反對串字改革,九成受訪者自認串字水平高。《新觀察家》特別將一些涉及今次爭議的字詞寫成8個句子,要受訪者找出錯誤,只有18%受訪者能全部答對。(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