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創板股前期投資者賺37倍 麥迪森上市不足一年 譚紹興:監督須改善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23日 06:35
2016年02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底的創板股狂潮令不少高位入貨的散戶焦頭爛額,卻也造就一批透過配售認購,甚至上市前已入股的投資者大賺一筆。去年10月上市的麥迪森酒業(8057)最近便成功「造富」,上周遭上市前投資者韓瀚霆以較入股時高近37倍價格沽售1200萬股,套現近1億元,勁賺37倍。有市場人士認為,監管機構應不斷檢討及改善細價股或創業板的監督,以保護散戶利益。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據麥迪森酒業招股書顯示,韓瀚霆於去年4月以每股0.22元認購3000萬股,總代價660萬元,12月再增持400萬股,港交所資料顯示,韓瀚霆在上周三(17日)首次「收割」,以每股作價8.224元沽出1200萬股,套現約9869萬元,雖然比當日收市價10.28元折讓約20%,但韓瀚霆不足1年仍淨賺9209萬元,且手上仍持有2200萬股。


上市前0.22元認購 股價昨報11.52元

麥迪森酒業昨日升9.9%至11.52元,以昨日收市價計,韓瀚霆手上持貨帳面價值已逾2.5億元(見表)。


本報翻查資料,韓瀚霆今年才32歲,現為富強證券執董。除了他之外,去年4月同樣以0.22元低價認購麥迪森酒業的還有一名叫陸夢嘉的女士,目前其持股量為2800萬元,帳面已賺3.23億元。招股書顯示,陸夢嘉除了是麥迪森酒業主要股東,還是公司主席丁鵬雲其他生意的僱員。


創板股狂潮之下,這邊廂散戶損手,另一邊廂前期投資者卻盤滿缽滿,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這不能說當中存在不公平地方,一來前期投資者涉及的出資金額比散戶大,要承受較大風險例如上市失敗等等,故其實是反映「風險愈大、回報愈大」的情况;他直言,細價股如果炒升幾倍,波動異常,散戶理應按自己承受風險能力去評估是否值得高追,某程度上這些散戶可能抱僥倖心態,以為自己可以「走得切」,結果不懂止蝕。


譚紹興:應監管莊家是否玩弄財技

不過,譚紹興表示,前期投資者與散戶彼此沒有是否投資風險平等之說,反而要關注是監管機構對細價股或創業板的監督會否還有改進之處,以免有莊家玩弄財技,這才能保護散戶利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