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伊利沙伯醫院本周二(16日)發現有照腸胃用的內窺鏡在消毒過程中,曾用過期半年的消毒劑,上周涉事內窺鏡更曾用於4名47至89歲病人身上,或有感染風險,4人現需抽血檢查。院方向病人致歉,並會深入調查,8周內交調查報告。有醫生指出,腸胃鏡毋須追求無菌規格,相信感染風險低,但美國曾有經膽管鏡檢查感染惡菌病例。
院方安排驗血醫學監察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表示,該院中央消毒物品供應部門本周二(16日)例行檢查時,發現其中一個內窺鏡的消毒程序中,使用了過期的消毒劑Aperlan Agent A,其保質期限是去年8月。涉事內窺鏡乃照腸胃所用,經口腔探入病人體內,該院翻查紀錄後確認,相關內窺鏡曾於上周用於4名病人身上,包括3男1女,年齡介乎47至89歲;院方指有可能導致病人有感染風險,會安排他們抽血檢查及醫學監察。
院方致歉 提醒職員警覺
院方表示,已評估感染風險,認為內窺鏡消毒過程中有多個消毒程序,涉事消毒劑只是其中一環;事後院方已全面盤點中央消毒物品供應部門,保證醫療用品的質素和安全,並再次提醒職員警覺。
醫生指胃鏡毋須無菌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陳沛然表示,一般內窺鏡都是用膠、鐵或金屬物料所製,難用高溫消毒,故不會追求無菌規格,病人口腔及腸臟本身有很多菌,胃臟也有幽門螺旋菌,相信病人之間共用未完全消毒的內窺鏡感染風險很輕微。本港也甚少聽過相關案例,但美國去年曾有多名患者接受膽管鏡檢查時,被「超級惡菌」碳青霉烯抗藥性腸道菌(CRE)感染,更有人其後死亡。
院方安排驗血醫學監察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表示,該院中央消毒物品供應部門本周二(16日)例行檢查時,發現其中一個內窺鏡的消毒程序中,使用了過期的消毒劑Aperlan Agent A,其保質期限是去年8月。涉事內窺鏡乃照腸胃所用,經口腔探入病人體內,該院翻查紀錄後確認,相關內窺鏡曾於上周用於4名病人身上,包括3男1女,年齡介乎47至89歲;院方指有可能導致病人有感染風險,會安排他們抽血檢查及醫學監察。
院方致歉 提醒職員警覺
院方表示,已評估感染風險,認為內窺鏡消毒過程中有多個消毒程序,涉事消毒劑只是其中一環;事後院方已全面盤點中央消毒物品供應部門,保證醫療用品的質素和安全,並再次提醒職員警覺。
醫生指胃鏡毋須無菌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陳沛然表示,一般內窺鏡都是用膠、鐵或金屬物料所製,難用高溫消毒,故不會追求無菌規格,病人口腔及腸臟本身有很多菌,胃臟也有幽門螺旋菌,相信病人之間共用未完全消毒的內窺鏡感染風險很輕微。本港也甚少聽過相關案例,但美國去年曾有多名患者接受膽管鏡檢查時,被「超級惡菌」碳青霉烯抗藥性腸道菌(CRE)感染,更有人其後死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