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江宗仁﹕急彈成交弱 投資者乏信心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16日 06:35
2016年02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升598點,收報18918點,成交金額664億元。環球股市反彈,日股勁升7.16%,A股開市亦幾乎不用補跌,恒指及國指分別升近3.3%及4.8%,當中重災區的中資金融股反彈力度強勁,汽車、航空、新能源等走勢更凌厲,不少股份升幅達到雙位數字。不過,避險情緒下降、A股復市、股市急升,卻依然未見成交增加,投資者入市意欲仍然低迷。東亞銀行(0023)業績符合預期,但內地業務表現相當差,年初至今全城拋售中資金融股,並非全由恐慌情緒驅動。


環球股市大漲,港股亦趁勢強力反彈,而設局其實亦頗吸引,技術走勢呈超賣兼雙底背馳,低位偏離50天線達雙位數字,回拉力強;恒指市帳率又曾插穿1倍;歐美避險情緒減退,合理地看反彈幅度亦會較強。


港股反彈 似去年9月

現市况有點像去年9月底時,中國引發的恐慌情緒盡出,便在外圍回暖下反攻,當時就由20500點升至23500點。


但年初至今市况實在極度波動,天天皆有新消息新形勢,市况不斷見新低。這一刻誰也不知瘋狂過山車市况是否已完結,大家都不敢貿然加碼、開風險,急升就更不願意高追,國指昨日成交額僅118億元。就算是A股亦不足3300億元,較農曆年長假前更少。大跌市過後,基金的現金水平已相當高,短期反彈就只欠信心。若大市能夠連升2、3天,成功突破20天線(年初至今未曾試過),確認市况回穩後,投資者才會更放心買貨。


東亞內地壞帳激增 內銀將更甚

東亞銀行(0023)去年純利跌17.1%至55.22億元,符合預期,但中國業務表現欠佳,稅前溢利則大幅下跌70.8%,至7.34億元,當中有兩個地方令人憂慮。首先,由於內地大幅減息,淨息差顯著收窄,由2.2厘降至1.82厘,但資產質素又急劇惡化,減值貸款比率從1.32%爆升至2.63%,較淨息差更高,可說是「賺埋唔夠蝕」。第二,集團整體客戶墊款為4730億元,無論較2014年底的4821億元,還是較去年6月底止的4931億元均有所減少,主因是中國業務的客戶墊款規模在去年下半年顯著收縮,由2155億元急降至1847億元。管理層坦言經營環境一時三刻也不會好轉,集團只能靠減省成本來捱過難關。


作為一家港資銀行,雖然東亞經營一直欠理想,缺乏發展方向而股本回報率又不斷下降,但筆者相信運作仍是審慎的,在審批貸款時會有嚴格標準。但面對中國經濟下滑,東亞中國亦落得如此下場,呆壞帳激增兼收縮規模,可想而知內銀的實際狀况有多惡劣。


雖然,銀監會指第4季不良貸款餘額僅為12,744億元,按季增加881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67%,按季才上升0.08個百分點,但當中肯定有水分。其中一個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在經濟愈來愈差的情况之下,去年內銀資產規模仍然保持雙位數字的增長,需求顯然來自借新還舊來掩蓋呆壞帳問題。


入市資金不宜逾三分之一

雖然成交未配合,筆者傾向短期反彈有餘未盡,但能走多遠大家都靠估,入市資金不宜超過三分之一。今次反彈純因短期超跌,故愈升就愈不值博,同時中國經濟仍未見底,銀行情况反映了很多問題在惡化,而內地1月份出口按年減少11.2%,僅1775億美元,為2012年以來出口額最少的1月份,進口更銳減18.8%,就連進口原油亦減少了,相信過不了多久市况又會遇上沽壓,仍未到買入後持有、或愈升愈加碼的階段。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