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譚新強﹕暫把ICE憂慮放在冰上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16日 06:35
2016年02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恭喜發財,身體健康,猴年大吉!

今年全球市場憂慮主要環繞於ICE﹕interest rate、China、energy,即是息率以至銀行的問題,中國經濟放緩而導致的匯市及股票的波動,和油價的大幅下滑。


先說一下中國的情况。周小川行長在周末終於開金口,重申人民幣並沒有貶值的需要,亦沒有計劃收緊資本帳。更重要的是他否認人民幣是正式掛鈎於一籃子貨幣,每日的交易波幅仍是按兌美元的上下2%為率。這就是說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還是挺重要的。上周市場對美國加息的預期大幅降低,美元隨即大跌,等如間接幫了穩定人民幣一把。果然周一人民幣中間定價升了0.3%,全日計更升逾1%。


中國患「長期病」 不能用貶值猛藥

我早說過人民幣貶值是一條行不得、走不通的路;跟中國長遠發展及經濟轉型的方向亦是相反違背的。中國原來的問題如人口老齡化、債務增長太快、如何進行國企改革從而提升生產力等,都是長期「病患」;有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等症候,嚴重但需要長時間悉心治理,不可能剎那間藥到病除。鹵莽用貶值來企圖刺激經濟,有如落錯藥,把病情變成突發心臟病,情况危殆。尚好中央懸崖勒馬,停止貶值,更希望盡快改變貶值的預期,及打破外匯急速流失的惡性循環。


回歸正道,改善經濟發展模式沒有「short cut」。中央應該承擔赤字增加的責任,利用真正的供給側經濟政策,趕快大量減稅(尤其是 VAT增值稅),還富於民,從而刺激消費及拉動經濟。另一方面,中央當然亦應該加快、加力度去直接處理地方及企業債問題。長遠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鼓勵生育,改善人口結構,以及繼續發展市場經濟,從而提升效率和生產力。


油價的崩潰當然也是市場的重要憂慮。短期似乎主要是供應過度的問題(長期因新能源及智能科技等的發展,需求則是更大的問題)。短期似乎,如油組國真的達成減產協議,那麼油價確有反彈的可能。但OPEC是一個經典的「Prisoner's Dilemma」 好例子,個別成員國都有長期不良的「cheating」紀錄,很難執行「家法」。說到底,只有「老大」沙特帶頭減產才真正有效。傳聞再加美元轉弱,所以油價亦暫時喘定跌勢。


其實息口走勢才是未來全球經濟的最大隱憂。歐、日等央行走進負利率,企圖逼銀行增加貸款,從而刺激經濟及抗衡通縮。結果是弄巧反拙,把「yield curve」 拉得更平(全球超過20%的長期國債已達負利率),銀行根本無法把負利率轉附到客戶身上,淨息差更加收窄。德銀以至很多其他歐洲銀行,都有供股集資的必要。


美下月加息概率近乎零

同時美國採取逆向的加息政策,美元走強,更令中國經濟雪上加霜。上周耶倫在國會聽證會上,承認經濟前景因市場波動而變得不明朗,但否認跟加息相關,全都賴到中國及油價頭上。市場暫解續為鴿派,3月加息概率已跌近零,美元也應聲倒地。但最值得留意的可能是失業率跌至4.9%,薪金增長率亦已靜靜地起革命,達到2.5%,超過通脹目標的2.0%。Phillips curve 的有效性又再次成為聯儲局具爭議性的話題。


上周全球股市已進入技術熊市,嚴重超賣;一個較像樣的反彈市可能亦剛開始了。各國政府及央行亦盡量找方法去紓緩問題,長期效用仍待深入研究。但暫時且讓我們把 ICE 的憂慮放在冰上!


中環資產投資 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