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今年「兩會」五大焦點 內政外交無一輕鬆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15日 06:35
2016年02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農曆新年過後,內地進入「兩會時間」。所謂「兩會」是指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協例會,作為中國政治體制的立法議政平台,每年的「兩會」是中國政治少有的對外開放「窗口」,是外界近距離觀察內地政經走向的難得機會,因此會引來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


中國的人大和政協都是五年一屆,今年的全國人大和政協都是十二屆四次會議。雖然反腐敗、民生問題依然是「兩會」熱點,但以下五大焦點特別值得留意。


十三五綱要定具體指標

且看經濟如何過火焰山

一如官方宣布,今年「兩會」的主要議題是審議通過經濟社會發展的第十三個五年(十三五)規劃綱要,十三五綱要將會是「兩會」的首要焦點。雖然去年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已經公布了對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並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確定為十三五時期的五大發展理念,但畢竟還是粗略框架,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速、新增就業職位數、登記失業率及物價加幅等的具體指標,都有賴「十三五規劃綱要」作出明確規定。


自「十二五規劃」以來,港澳在國家的五年規劃中都有獨立篇章,「十三五規劃綱要」對香港未來在經濟上扮演角色作何種規劃和統籌,更是港人關心的。


如果說十三五規劃擘劃的是未來五年的長遠藍圖的話,人們更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今年內地經濟的表述和展望。因此,對今年內地經濟形勢的觀察和預期,是這次「兩會」上引人注目的另一大焦點。


2016年內地經濟會否硬着陸?這輪經濟下滑究竟是調整期的陣痛還是深層衰退的開始?今年內地經濟增長目標是6.8%、6.5%,還是更低?這些都是市場關心的重點。


透視軍改兼看軍費高低

周邊風險窺探攘外方略

總理李克強農曆年前在會見在華外國專家時稱,「猴子樂觀向上,相信猴年的中國經濟也會充滿生機和活力。」他還大派「定心丸」說,「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挑戰中前進的,只要我們努力,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人們期待着在即將到來的「兩會」上,透過總理、財長、央行行長、商務部長等多場記者會,以及與會高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言論,看到中國政府令人信服的翻越「火焰山」方法,特別是在「供給側」結構改革,包括大型國企改革等方面,能推出什麼樣的重大舉措,恢復世人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才是關鍵所在。


過去一年,中國各項改革的最大舉動當屬軍隊體制改革。在今年「兩會」上,與軍隊改革的相關話題,相信也會是世人關心的重要焦點。


作為全國人大最大的單一代表團,200多名解放軍與武警人大代表,每年都是傳媒追逐的一大目標,每年中國的軍費開支預算,也往往是全國「兩會」的重要頭條新聞。今年在軍隊改革大刀闊斧之下,解放軍代表的動向、軍費開支的增減,更是動見觀瞻。在軍隊改革中,在經濟下滑的背景下,軍費開支無論是保持過往多年的兩位數增幅,還是掉頭向下,都頗引人注目。


台灣香港兩地風雲突變

且看高層如何發聲定調

今年「兩會」的另一個焦點將會是外交議題。去年底以來,中美、中日、中韓、中朝、中越等國的雙邊關係發生了連串變化。南海形勢日趨緊張,朝鮮半島又核雲密佈,令中國周邊的外部環境漸趨嚴峻,也給國家主席習近平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帶來重大挑戰。在中國政經外交精英雲集的「兩會」上,人們將可聆聽到更多中國外交的應對之道,特別是總理和外長的例行記者會,更可令人有機會一窺對於上述挑戰的應對策略。


最後,2016新年伊始,台灣與香港都風雲丕變。台灣選出了主張「台獨」的民進黨籍新總統,令兩岸關係近年的良性互動出現了逆轉的苗頭。在香港,大年初一夜晚發生的暴力騷亂,令社會氛圍進一步毒化,緊張形勢一觸即發。北京高層會否藉今年「兩會」的公開場合,對於台灣、香港問題作出新的表述,更是特別值得留意的一大焦點。


多年來,「兩會」往往是國家領導人就香港、台灣問題發表重要講話、作出定調的場合。胡錦濤和習近平近年都利用「兩會」平台,多次就台灣問題發出重要信號,特別是習近平在去年「兩會」時對台灣提出的「四個堅定不移」,被認為是在前年「太陽花學運」之後,為今年台灣大選的可能後果先打「預防針」。人們還記得,在2014年國新辦《一國兩制白皮書》和人大「8•31」決議推出之前,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等中央高層,連續兩年都在「兩會」上就香港問題發聲。今年在農曆年騷亂發生之後,中央高層會在「兩會」上就香港問題發出什麼樣的聲音,且拭目以待。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