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景祥:亞視還在等什麼?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05日 06:35
2016年02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亞洲電視雖然有新投資者入主,但欠薪情况依舊,年關在即,員工連去年12月的人工都沒有着落;我是一個媒體老兵,看到此情此景,真是無名火起。媒體老闆不管政治立場,或懷着什麼目的搞媒體,最起碼的責任是要準時出糧;連發工資的能力都沒有,亞視的新主在接手之初誇誇其談,說會投資多少個億,有多少鴻圖大計,看來都是「得個講字」!連最基本的責任都做不到,其他都只是空話。


一家失去了觀眾、流失了人才、形象又負面的免費電視台,還有什麼生存條件?亞視的牌照到今年4月期滿,之後它還可以怎樣營運下去?蝕本生意沒人做,過去媒體還有被統戰的政治價值,現在幾乎所有主流媒體都「跟着中央走」,多一家少一家已無關宏旨,即使亞視留下來,又可以發揮多少影響力?

在近乎絕路的情况下,我不明白為何仍有亞視員工說「會繼續等」?對付欠薪的僱主,唯一辦法是找勞工處,或申請公司清盤,取回自己應得的報酬,沒有其他要等的了。


傳統電視面臨網媒衝擊

守住一家就快連牌照都沒有的免費電視台,是看不到出路的,不光亞視,強如獨佔免費電視市場的無綫電視,其主席陳國強在農曆新年賀辭也承認,TVB最大的競爭者不是本地電視台,而是全球互聯網媒體產生及衍生的大量內容,它們對本地媒體造成劇烈競爭及衝擊。傳統的免費電視不轉型,早晚會被淘汰。


移動互聯網、移動設備和雲計算技術帶來的受眾分化,是挑戰傳統電視商業模式的主要推手,在技術創新帶動、消費需求變化之下,OTT(Over-The-Top)技術應運而生且不斷發展,潛力十分驚人,將會改變整個電視業的版圖。


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報告《中國OTT-TV的前景:未來的電視》把上述的變革作了一個詳細分析,報告引述埃森哲自己在2012年做的互聯網視頻消費者調查,發現92%受訪者會通過互聯網看視頻,其中23%人為訂閱付費用戶,11%為按次收費用戶。報告的結論其實人盡皆知:傳統電視商業模式那種「被動觀看」的方式正逐漸為消費者摒棄,傳統電視台和有線電視的市場份額都受到威脅。


認清形勢,亞視的命運其實已寫在牆上。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