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你會花錢欣賞又霉又爛,或是被蟲蠶食過的藝術品嗎?奧地利著名的利奧波德博物館(Leopold Museum)希望以展示損毁藝術品,喚醒對失修珍品的關注,同時籌措高昂保養修繕經費。
維也納館藏 油畫蟲蛀瓷像缺頭
維也納的利奧波德博物館收藏了約6000件奧地利19世紀、20世紀卓越藝術傑作,享譽全球。今次展期至2月22日的「隱沒的寶藏」(Hidden Treasures of the Collection)專題展覽,展出約185件霉殘破敗的館藏。例如魯斯(Robert Russ)的1885年《磨坊與傍晚的天空》,畫布破裂、油彩剝落。范哈嫩(Cecil van Haanen)的油畫淪為蟲子的糧食。另有瓷像缺了頭顱,藝術品金屬部件生鏽、框架彎曲、遇潮發霉……本來時尚優雅的椅子、盤子、枱燈,落得一副寒酸相。
館長維普林格(Hans-Peter Wipplinger)說﹕「你們一般去博物館都是讚歎狀况完美的的藝術品。這裏,我們展示我們館藏的黑暗面。」他表示,去年10月接任後查看博物館庫存,赫見好些值得展出的作品太殘破了,必須復修或加以防護,館方的基本經費負擔不了。館方希望,藉着這次展覽鼓勵訪客捐款協助修繕,館方會把捐助人姓名資料卡放在展覽品旁邊。
維也納館藏 油畫蟲蛀瓷像缺頭
維也納的利奧波德博物館收藏了約6000件奧地利19世紀、20世紀卓越藝術傑作,享譽全球。今次展期至2月22日的「隱沒的寶藏」(Hidden Treasures of the Collection)專題展覽,展出約185件霉殘破敗的館藏。例如魯斯(Robert Russ)的1885年《磨坊與傍晚的天空》,畫布破裂、油彩剝落。范哈嫩(Cecil van Haanen)的油畫淪為蟲子的糧食。另有瓷像缺了頭顱,藝術品金屬部件生鏽、框架彎曲、遇潮發霉……本來時尚優雅的椅子、盤子、枱燈,落得一副寒酸相。
館長維普林格(Hans-Peter Wipplinger)說﹕「你們一般去博物館都是讚歎狀况完美的的藝術品。這裏,我們展示我們館藏的黑暗面。」他表示,去年10月接任後查看博物館庫存,赫見好些值得展出的作品太殘破了,必須復修或加以防護,館方的基本經費負擔不了。館方希望,藉着這次展覽鼓勵訪客捐款協助修繕,館方會把捐助人姓名資料卡放在展覽品旁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