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楊志剛:請不要用文明來說服我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05日 06:35
2016年02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制度暴力的欺壓下,我們除了以武制暴之外還能做什麼? 大人們,請不要用文明來說服我。


我聽到大學生內心的呼喊。香港智商水平最高的青年精英,接二連三用原始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他們的不滿,這顯示大學生使用武力時,並非熱血青年一時情緒失控的結果,而是他們冷靜預設的表達方式和語言選項。為何如此,值得探討。


香港殖民地年代實行有自由、無民主的政治制度。回歸以後,一句「港人當家作主」讓港人的民主意識急劇膨脹,這對大學生尤甚。面對他們認為缺乏道德基礎的權力,包括由特首所委任的港大校委會主席,他們拒絕認同和尊重。尤其是佔中一役後,「制度和權力」已經成為反民主的同義詞。在學生眼中,只有一人一票選出來的代表,才是真正獲人民授權,才是有正當性,才可以令人信服。權力如果沒有道德基礎,便和武力和暴力沒有本質上的分別。


李國章所代表的權力,在大學生眼中是不折不扣的「制度暴力」。既然對手是制度暴力,揚眉劍出鞘的勇武來對抗,於是成為高尚的行為。民主的呼喚,吸引學生全心全意進入正義之師的角色。校園是我主場,武力是我語言。圍堵校委會,鬥垮李國章,大伙兒衝呀!衝擊制度暴力的頭號打手!


這是我們大學生的價值觀:對權力的唾棄,對制度的藐視。這批判性的態度本身沒有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往往就是源於對現狀的不妥協。大學所傳授的知識亦是一樣,是不涉及對與錯的中性資源。如何運用知識,用知識去達成什麼目標,才是衡量文明的標準。大學不單是知識的寶庫,同時亦是文明的搖籃。如果最先進的理論和知識是用來破壞人類文明,我寧可拋棄知識,選擇文明。


筆者曾與大學宿生會的代表開會討論學生宿舍的運作。校方提出某些修改宿舍規例的建議,有利於改善宿舍運作和宿生的日常生活。但學生代表的回應是:「這項建議,如果由學生提出,我們一定支持;但是如果由校方以行使宿舍管治權的方式提出,我們便一定反對到底。」這是態度上的反文明。


對付不公義的最有效武器是文明

梁振英委任李國章為港大校委會主席,在同學眼中是制度暴力破壞學術自由。但這指控極其量也只可視為制度不公,而非制度暴力。香港社會充斥着多方面的不公義,這不容否認。對付不公義的最有效武器,就是文明。人類的歷史,就是從野蠻進步到文明的紀錄。泛民主派多年來用以感召群眾的,就是文明前進的道德力量。把制度不公扭曲為制度暴力,進而將不文明的武力合理化,是態度上和認知上的反文明。


大學生所做的一切,對社會起了示範作用,使香港的文明不斷倒退。委任校委主席况且如此,明年3月小圈子選出他們不接受的特首時,香港的文明會墮入怎樣的寒冬?


看見學生面對傳媒的雄辯滔滔,我相信他們不論在政治科學民主理論或法律等知識方面,肯定取得優良成績。大學教育給了他們豐富的專業知識。但是在生命教育裏最重要的一科,他們卻完全不及格。這一科叫「文明」。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