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瑞士私人銀行分析師:與淡友對弈 人行終會是贏家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03日 06:35
2016年02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日報》上周連續喊話索羅斯,表示狙擊人民幣簡直為天方夜譚。本周,另一家基金公開表示正在大倉位押注人民幣、港元貶值。據《華爾街日報》報道,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現時超過85%的投資組合都在沽空港元和人民幣,該基金創辦人Kyle Bass估計,人民幣將在3年間貶值40%。在人行與對冲基金的對弈中,究竟誰會是贏家?對此,瑞士私人銀行J. Safra Sarasin經濟學家及外匯分析師Ursina Kubli表示,最終贏家將是人行。


一方面,人行掌握的外匯儲備按照以往的速度計算仍可以撐30個月,時間相當長;另一方面,雖然索羅斯是一位卓效顯著的外匯投資家,90年代曾成功狙擊英鎊,但現時市場環境已與90年代相去甚遠,全球各外匯市場連接緊密,成交量數字更是巨大,市場效率更高,對冲基金根本無法找到可以乘虛而入的漏洞。


日圓貶值料不會令人幣「雙降」

上周五,日本央行出乎市場意料,引入部分負利率政策,對金融機構的超額準備金予以「罰金」,被避險情緒推高的日圓面臨貶值。國內主流觀點認為負利率以及日圓貶值會導致美元被動升值,但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在其評論文章中否定這一觀點,稱日圓貶值不會為人民幣帶來「雙降」壓力。


他指出,美元被動升值是個偽命題,美元長周期見頂是大概率事件;另外,人民幣貶值會導致貨幣競爭性貶值,引發貿易戰,這反而會增加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結構改革不利;匯率問題並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近期,中國官方通過各種渠道傳達人民幣「維穩」態度,李克強總理更是表態「中國政府無意通過貨幣貶值推動出口,更不會打貿易戰」、「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Kubli亦表示,這完全看美國聯儲局的反應,投資者依據聯儲如今的鴿派傾向,很可能已經在調整外匯投資內的倉位,最後外匯投資環境將趨穩定。經上周五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歐洲央行及美國聯儲局利率決議,Kubli認為應調低美國聯儲局加息預期,預計年內將加息75點子,而市場則預期年內最多加息50個點子。


港元與美元脫鈎可能性小

人民幣的匯率動盪使美元「脫鈎」的問題重回枱面,Kubli表示,「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建立之時,美國是香港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而今,香港出口美國的貿易量由90年代佔香港總出口量的20%下降到現時的10%左右,相反,出口中國的貿易量則由30%左右升至55%左右,中國對香港的影響較之美國更為重要。」然而,Kubli並不認為港元有任何與美元脫鈎可能。她表示,人民幣無法替代美元與港元掛鈎,因為相對美元,人民幣匯率波動太大,而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穩定的匯率極其必要;香港充足的外匯儲備亦能支持港元與美元聯繫匯率的持續。


人行無意減息立場鮮明

Kubli續指,中國現時的資本進出自由度是非常脆弱的,雖然中國的外匯儲備數額巨大,但從儲備流出的速度非常值得擔憂。誰也無法同時實現「三元悖論」內的三個要素,即資本自由進出(free capital flow)、固定匯率(fixed exchange rate)和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sovereign monetary policy)。人行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並不願意通過降息來刺激經濟,因為這將導致更嚴重的資本流出。因此,資本管制對人民幣匯率維穩尤為重要。


首要挽回投資者信心

另外,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項目的開通時間表並未清晰。上周,上海市長楊雄表示,QDII2暫未有明確的時間表,目前正在向相關部門諮詢。昨日,南華早報引述分析師觀點指,QDII2開啟至少也是幾個月以後的事,而在此之前,政府會聚焦控制資本外流。


全世界的投資者對於央行的貨幣政策都在採取觀望態度,而其中投資者最希望看到的,是中國央行能夠加強與市場的溝通。Kubli表示,中國的1月經濟數據仍然疲弱,此時她最希望看到的是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恐懼能夠緩和,對人行增加信心,中央能夠與市場有足夠的溝通。


明報記者

[姚丁鈺 基金特區]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