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有時候只要能夠冷靜地思考,要預測一些事情其實並不困難。比方說,筆者月前便在本欄「預測」當金管局公布新一季度的負資產數字時,一定會出現「零的突破」,果然上周五金管局公布2015年第四季香港新增了95宗負資產,打破了連續4個季度零新增負資產的紀錄。
上述「預測」其實只建基於簡單的觀察﹕首先是去年第四季樓價見頂回落;加上早前樓價高企,愈來愈多人要倚賴高成數按揭才可以買樓,當樓價稍作調整,便一定會出現負資產。當然,以往一般人買樓要支付三成首期,所以樓價要跌逾三成才會出現較廣泛的負資產情况,今次據金管局指新增個案主要屬銀行職員的住屋貸款(他們可以取得較高成數的按揭)。2003年香港曾出現超過10萬宗負資產,上季僅95宗,不及當時的0.1%,但凡事總有個開端,如樓價保持上季的回落速度,未來半年負資產肯定會以倍數增長,且不再局限於銀行職員,如此將對眾多業主和準買家(至少心理心)構成衝擊。
筆者覺得,負資產重現也有「好處」,就是提醒大家任何投資工具,包括買樓或買股,只要不全數付清資金,那持有的除了是資產,還有負債,當投資工具的價格跌低於已付資金水平時,更會變成負資產(或資不抵債),當市場走勢不利時,除了有可能輸清光外,還可能輸突要上身,或被追孖展、call loan,甚至要破產收場!
展望未來一年,投資市場將更動盪幾已成為共識,無論買股或買樓,最好盡量減低槓桿,以減少成為負資產的機會。最重要是就算看錯市,也不會因資不抵債而被一鋪清袋,正所謂「留得青山在,那怕沒柴燒」。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 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上述「預測」其實只建基於簡單的觀察﹕首先是去年第四季樓價見頂回落;加上早前樓價高企,愈來愈多人要倚賴高成數按揭才可以買樓,當樓價稍作調整,便一定會出現負資產。當然,以往一般人買樓要支付三成首期,所以樓價要跌逾三成才會出現較廣泛的負資產情况,今次據金管局指新增個案主要屬銀行職員的住屋貸款(他們可以取得較高成數的按揭)。2003年香港曾出現超過10萬宗負資產,上季僅95宗,不及當時的0.1%,但凡事總有個開端,如樓價保持上季的回落速度,未來半年負資產肯定會以倍數增長,且不再局限於銀行職員,如此將對眾多業主和準買家(至少心理心)構成衝擊。
筆者覺得,負資產重現也有「好處」,就是提醒大家任何投資工具,包括買樓或買股,只要不全數付清資金,那持有的除了是資產,還有負債,當投資工具的價格跌低於已付資金水平時,更會變成負資產(或資不抵債),當市場走勢不利時,除了有可能輸清光外,還可能輸突要上身,或被追孖展、call loan,甚至要破產收場!
展望未來一年,投資市場將更動盪幾已成為共識,無論買股或買樓,最好盡量減低槓桿,以減少成為負資產的機會。最重要是就算看錯市,也不會因資不抵債而被一鋪清袋,正所謂「留得青山在,那怕沒柴燒」。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 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