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類吃蛋致巨鳥絕種 焦碎蛋殼揭澳洲5萬年前秘密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01日 06:35
2016年02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與澳洲科學家研究澳洲一種古代巨鳥的燒焦碎蛋殼,顯示它們並非毁於野火,而是由煮食造成。研究人員從而推斷,人類嘴饞貪吃大如哈密瓜的鳥蛋,導致這種巨鳥在5萬年前滅絕。


不會飛的澳洲原生物種牛頓巨鳥(Genyornis newtoni)成鳥重量可近230公斤,站立時約兩米高,好在沙丘築巢,所下的蛋每顆重約1.6公斤。研究小組從2000個鳥巢遺址取樣,使用「光釋光測年法」(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檢測蛋殼石英顆粒最後一次在陽光下暴露的時代,確定它們是距今4.4萬至5.4萬年間產物。


其中約200處蛋殼被熏黑、燒毁,科學家研究這些蛋殼的氨基酸分解,以了解它們是否焚於野火。鳥蛋倘遇野火,從氨基酸分解會顯示全蛋屬均勻焚燒。然而檢測發現,這些蛋殼呈斜度分解,其中一端受熱高過另一端,說明是煮食而非野火造成。


牛頓巨鳥滅絕舊解法:氣候變乾燥

研究報告發表於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主持研究的科羅拉多大學地質學教授米勒(Gifford Miller)說﹕「我們認為(遇焚蛋殼)符合早期人類採集巨鳥鳥蛋燒來吃,以及在火種周邊隨便丟棄蛋殼的條件。」他形容,這是人類直接捕食巨鳥的「首個和唯一可獲取證據」。


學界未確定首批人類何時抵達澳洲,只知約4.7萬年前有人乘木筏從印尼登陸。至於牛頓巨鳥滅絕的原因,此前最通行說法是氣候變乾燥。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