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加快改革 擺脫中等收入陷阱長青網文章

2016年02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2月01日 06:35
2016年02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哈繼銘在上文就人民幣匯價波動對中港股市的影響有透徹的分析,惟他強調,匯率問題只是內地要解決的其中一個小問題,在國企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鎮化、要素價格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等方面亦須加快,才可避免令經濟跌入增長停滯不前的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


明報記者 葉創成

近年投資界關注內地經濟會否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後者是指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世界中等水平後,由於不能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人均GDP從此停滯不前。最新的研究顯示,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放緩」的門檻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在人均GDP介乎1萬至1.1萬美元之間,另一則是在1.5萬至1.6萬美元之間。按國家統計局上周公布的去年經濟數據推算,內地去年人均GDP約8000美元;假若內地人均GDP未來五年均能保持6.5%的按年增長,2020年便會升抵約1.1萬美元,可望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愈推遲改革 愈易跌入陷阱

哈繼銘則分析,內地會否跌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視乎改革進度,「有很多國家是掉在中等收入陷阱裏面,起不來的,而且能夠起來是少數。如果沒有重大的改革,或改革還是不斷被推遲的話,中國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機會率便會增加。」


至於內地經濟應該如何改革呢?哈繼銘建議,應該加快落實2013年11月12日閉幕的十八大三中全會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


《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當中提及60項具體任務(見表)。


三中全會改革效果未如理想

哈繼銘認為,十八大三中全會閉幕至今已逾兩年,惟內地經濟各方面的改革成果未見理想,故他建議中央加快改革步伐,才可引領內地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13年的三中全會《決定》,提出60項重要的改革措施,如果中央能夠把這些措施都落到實處,我覺得中國就會有希望。例如國企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鎮化、要素價格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兩年多已經過去了,我們回過頭來看看答卷,分數不是很高。中國還是有出路,只是不能再浪費時間,推遲改革。」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